咫尺之遥 自动化家居不是智能家居
虽然至今仍无法摆脱掉手机端这个小尾巴,但近年来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类型传感器开始大规模地加入到家居单品中,使得用户的交互体验得到进一步提升。例如检测环境光自动调节灯光亮度;检测温度湿度来自动给植物浇水;检测到有人来自动开门等等,虽然就结果而言仿佛更“智能化”了,但实际来看这很难说是智能化,充其量只是上个世纪80年代自动化家居的优化。
自动化不等于智能化
何为自动化?简而言之就是在没有人或较少人的直接参与下,按照人的要求,实现预期的目标的过程。看着和现在那自称智能化的产品有点像,就概念来说自动化和智能化不是相互排斥的,因为自动化包含在智能化之中。智能化控制是建立于数据模型不确定的情况,例如对一些不可预测的错误修复处理,具有决解复杂任务,可以在熟悉或不熟悉的环境中自动地或人机交互地完成拟人任务。
传统的自动化控制,则相对缺乏智能寻优、自适应、自学习等能力,是建立在已确定的模型基础上,只能解决单一性的任务。就像一台把木头自动切割成方块的机器,是无法煎蛋煮饭的,但一位能把木头切为方块的木匠,同时也能煎蛋做饭甚至清洁卫生等,这就是智能化和自动化的不同之处。
自动化不等于物联网
说到智能化设备就不得不提物联网,其实在上面说的内容已可以看出,如果把单一性功能的自动化设备‘串联’到一齐,再按不同的任务自动调用,甚至组合使用不同的自动化设备,这不就是能解决复杂任务的智能化了吗?这不就是物联网了吗?
早10多年前,这类传统自动化设备组网的做法,已经在工业制造领域深度应用,通过机器间信息收集,传输到后端进行分析处理,过程中牵扯到大量的自动化设备。近年随着M2M产品成本的下降,自动化设备间的小规模组网,已经逐渐向民用消费领域渗透,相对以往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然而这并不是物联网,也离智能化相去甚远。
从架构来说物联网由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三个层面组成。其中,感知层的主要作用是感测和收集信息,亦是后两层架构的应用基础,而作为物联网最末端的传感器数量众多,分布广泛,收集到的数据也相当庞杂。
如果只是自动化设备间信息交互收集,不加处理地将这些信息传递到后台,那么不仅会对网络层带来过重的负荷,而且也会对后台处理系统造成负担。当组网的规模越来越大时,总体成本将会大幅增加,由传统自动化设备组成的M2M效率,根本无法承载这爆炸性的数据。
物联网涵盖的范围比M2M更广,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比之下,M2M只是一个点,或者一条线,只有当组成M2M的设备智能化、规模化、普及化、并彼此之间通过网络来实现智能的融合和通信,才能形成“物联网”。
智能家居=智能化+信息化
所以,和只能解决单一性任务的自动化设备不同的是,智能设备在采集信息的同时,对信息进行初步的整理和分析,并将初步处理后的信息上传后台深度分析。例如,小区的智能监控摄像头能对经过的户主进行识别,其回家的信息能传递给家居里的智能系统,使其对家居环境优化等做自动化预处理。
当这些智能设备间彼此联网共享资信形成功能简单的M2M网络,不同功能的M2M网络再彼此联网,因应环境来综合高效地为人提供全方位自动化服务,这才是物联网,这才是智能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