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逼近,智慧养老示范工程进展如何?
特别是我国从1979年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以来,如何养老对政府和家庭都是不可回避的大问题。尽管有各种不同形式的养老方式,如中国保监会推出“以房养老”试点等,但全国四个试点城市经过近2年的实施,成效并不乐观。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在众多的养老方式中智慧养老更显其优势。
全新的养老模式。智慧养老是随着养老服务相关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新兴理念,最早由英国生命信托基金提出,又称为“全智能老年系统”,它是利用物联网技术,通过各类传感器,使老人的日常生活处于远程监控状态。其核心在于用先进的管理和信息技术,比如传感网、3G移动通讯、云计算、WEB服务、智能数据处理等IT手段,从而将老人、政府、社区、医疗机构、医护人员等紧密联系起来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
从实质来看,智慧养老是一场在全球范围内正在进行的养老模式创新,是在“健康养老”“积极养老”“在地养老”等世界卫生组织着力推广的新型养老理念和现代技术革命推动下的一次根本性创新。智慧养老可以通过网络等先进技术遥感足不出户老人的一切状况,避免空巢老人病了无人帮助、死了在家中多日都不被知晓的事件发生。
老龄化困境的减压阀。缓解老龄化压力,智慧养老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智慧养老服务,可以时刻监测老人的脉搏血压,如果老人走出房屋或摔倒,地面安全传感器会立即通知医护人员或老人亲属;
冰箱里的牛奶翻倒洒出,或是热锅在炉灶上无人看管,安在冰箱和厨房里的传感器会发出警报,一定时间内无人响应,则自动进行清理并关闭煤气;“智能厕所”能够检查老人的尿液,量血压、体重,让如厕变成医疗检查,所测数据直接传送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老人电子健康档案,一旦出现数据异常,智能系统会自动启动远程医疗,必要时上门进行卫生服务。
这种智能养老方式还能提供娱乐内容。比如,房门上安装的娱乐传感器,可以在老人进门时自动播放主人喜爱的音乐,并适时调节暖气和灯光。
基于传感器的智慧养老除了实时健康监护,它还能细心兼顾老人的精神需求。老人有交流的需求时,在相应的数据库中便会列出老人的背景资料,包括兴趣、爱好、习惯、性格等,从而挑选出“合拍”的服务人员或者心理辅导员与他们对话;老人想学习或者娱乐,系统可以推荐好玩的地方、精彩的节目或者丰富的社区活动。
智慧养老主要是通过传感器实现的,有随身携带的,比如说GPS定位系统等,仅需要几百元,有心脏病的老人佩戴后,一旦发生危险,可自动报警并定位,子女再也不用担心老人外出走失。也有安装在器具上的,包括地面、冰箱、马桶等,总体费用视传感器安装的多少,有几千到几万元不等的价位,市民可根据需要和财力自主选择。
如此一来,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社会养老管理成本,减轻子女的赡养压力,又为老人提供了无微不至的关怀,让老人的晚年生活更加安逸健康。
发展状况及亟待解决的问题。智慧养老概念始于20世纪90年代,目前已经相对成熟的养老机构管理系统更多是对传统养老模式业务流程和模式的信息化,是一种渐进性创新。
此次智慧养老示范工程,用于服务平台及应用系统开发、传感设备采购、示范场地部署、系统维护和项目推广运营的费用,预计投资总额高达2500万元。
为了使智慧养老早日普及,苏富特公司目前已联合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知名高校及鼓楼区政府、南京市老龄委、鼓楼医院等,建立了物联网产业联盟,共同开发智慧养老、医疗方面的系统工程。
另外,2012年北京首个智能老年公寓信息化系统也正式运行,生活在北京昌平区汇晨老年公寓的700多位老人,将首先体验到智能的养老服务。
NEC向汇晨养老机构提供的智能养老信息管理系统采用了NEC的平板电脑、服务器和网络设备等。其中平板电脑设备广泛运用到老年公寓的各个管理层面,并为老年人提供增值服务。通过平板电脑,即可进行订餐、预约服务等。医护人员还可以利用平板电脑通过无线网络将老人病历信息、病程医嘱、病情观察信息等,在房间的床头集中汇总展示,实现移动的医护保健。目前,整个系统运行正常。
2016年5月中央党校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包括社区卫生站和助老服务中心建设,并为失能和半失能的老同志提供全托照护服务和居家上门服务。
到目前为止,全国许多社区都开展了不同程度的智慧养老模式,但是中国养老主要以人的服务为主,且当前大多服务人员素质并不高。如何提高养老服务质量,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来源:学习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