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机器人、智能汽车:下一个独角兽会出自哪个风口?
VR:一座布满坑的“金矿”
两年前,当Facebook公司CEO扎克伯格咬了咬牙在收购协议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这家巨头耗费了20亿美金后完成了对Oculus的收购。这一幕,是很多人对VR行业的第一次窥探。那时,更多的人还不知道VR为何物。但时间仅仅向前迈进了两年,正如我们所见,一个全新的世界转瞬即至。
今年第一季度,随着Oculus、Sony、HTC三家国际VR巨头陆续发布新一代消费级产品,入局者们纷纷高呼VR元年到了。如今,在这个行业里,比VR产品更多的是创业者,而比创业者更多的是关注这个领域的投资者。与此同时,一些具备“独角兽”气质的创业公司不断涌现出来。
尽管市场唱衰的声音不断,但据艾瑞咨询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国内VR硬件开发商的融资仍占到整个VR行业的51.9%,可见在VR行业发展初期,VR硬件设备方面的更新迭代依然最受投资人瞩目,也是竞争最为激烈的板块。这正是VR投资有趣的的地方,虽然投资硬件的风险极高,但入局者仍然络绎不绝。
“VR是一个布满坑的金矿”,这是目前很多投资者对VR的态度,谨慎却不乏乐观,始终坚信VR前景是光明的。所以,在资本市场上,VR的故事还会接着讲下去。而下一个VR独角兽,也许正向我们徐徐走来。
机器人:行业火热,但融资还是难难难
除了VR,国内资本一直虎视眈眈的还有以机器人为代表的人工智能。
从2016年春晚上令人惊艳的机器人舞蹈,到不久前谷歌Alpha GO与李世石的“世纪之战”,“机器人旋风”刮了一遍又一遍。而资本市场自然不会对这股热潮视而不见,再加上国家政策扶持,于是我们看到,国内一些机器人企业脱颖而出。
当前国内号称做机器人的企业已超过了4000家,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鼓励和措施支持,这种扩张趋势可能还会继续,但颇为尴尬的是,目前国产机器人的发展仍停留在低端领域和价格竞争上。
尽管国内一些机器人公司正享受着资本的“沐浴”,但在这个行业内,融资难的问题一直如影随形。机器人产业属于前瞻产业,投资回报期长,需要投资者长期投入。而如今,国内机器人产业已经被资本已经“烧旺”了,如果后面的“干柴”跟不上,随时都有熄灭的危险,最后留下的恐怕是一地灰烬。
智能汽车:用钱也填不满路上的“坑”
“这是一辆驶向未来的汽车。”在硬件领域,智能汽车也是近年来资本十分青睐的对象。无论是谷歌的无人驾驶汽车,还是苹果公司代号为“Project Titan”的纯电动汽车,智能汽车早已从已从单纯的代步工具化身为“下一个互联网入口”,同时也给了资本带来无限的想象空间。
而在国内,随着BAT以及乐视的入局,整个智能汽车行业悄然进入了“战国时代”。
目前国内互联网公司“造车”基本上都不是传统汽车行业的玩法,也不是特斯拉模式,而是选择了一种折中的方法,即不参与汽车的工业制造部分,而是通过战略合作和投资的方式,向汽车公司注入互联网基因和技术,使其成为一部具有“互联网基因”的电动汽车。
虽然智能汽车产业前景可观,但其发展也面临着基建设施、安全保障、法律和道德规范等各方面的制约。一辆智能汽车要真正像人们所预想的那般“智能”地上路,恐怕还要绕过很多很多的“坑”。
结语
回顾过往,智能硬件市场尚未完全爆发,从前些年的手机、可穿戴设备,到如今的VR、机器人、智能汽车,不同的阶段都有着不一样的投资“风口”。一边是互联网,一边是传统制造业,看似不搭的两个行业在移动互联网大潮下,却汇聚在一起发生惊人的化学反应,以摧枯拉朽之势颠覆着产业。放眼当下,无论是VR、机器人还是智能汽车,背后也许正孕育着下一个独角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