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大学欲使用3D扫描还原中国古代佛教石窟
天龙山原名方山,海拔1370米,位于晋祠西11公里处,560年(北齐皇建元年)兴建天龙寺,山以寺得名。天龙山胜迹,首推石窟艺术,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窟分布在东西两峰,共25窟,雕刻大小佛像500余尊,画像、浮雕、藻井1144尊(幅),石质完整,光源充足,展现着东魏、北齐、隋、唐、五代近三个世纪的艺术杰作,反映了不同时期石窟艺术的不同风格和卓越的艺术成就。自从上世纪20年代外国侵略者公布了石窟的照片后,呼吁人们最好的艺术在中国。其后不法奸商大规模盗窃天龙山石窟造像,不少流落到日本及欧美各国,部分造像至今下落不明。
然而,就是因为这次事件,掀起了一股由艺术收藏家、经销商、学者甚至是博物馆对石窟内的雕塑进行了浩浩荡荡的掠夺和损毁。虽然许多雕塑现在已经修复,有些雕塑也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展出。但是洞穴的美丽和历史赋予它自身的意义将不复存在。
几年前,美国芝加哥大学艺术史系东亚艺术中心正在开展“天龙山佛教石窟数码复原计划”,对流失的造像进行调查研究和扫描记录,并与现存石窟进行对比,并通过数字化技术进行整合复原展示。
目前,天龙山石窟项目负责人为芝加哥大学艺术史系东亚艺术中心副主任蒋人和(Katherine R. Tsiang)。她是在美国出生的华裔。蒋人和及她的项目成员对散落海外的天龙山石窟佛、菩萨等造像逐一进行3D扫描、信息采集、建立模型,并通过电脑软件的整合处理,将数字化的石窟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将藏于海外的天龙山石窟造像与石窟的历史照片相对照,为造像找到原址,这一工作已经进行了很多年。20世纪初,日本和欧洲都公布过天龙山石窟的照片,它们记录了石窟受损前的模样。
如今,哈佛大学艺术博物馆收藏有25件据说来自天龙山石窟的造像,包括很多件出自第2、3石窟的飞天、菩萨、弟子和供养人的浮雕像。除此之外,哈佛大学还有一座来自第21石窟的大坐佛,这也是目前存留下来的天龙山石窟最完整、最精美的佛像。
最新的科技手段,为天龙山石窟项目提供了许多的便利。如现在的3D扫描仪器越来越容易使用。我们可用使用手持式三维扫描仪,一般半小时到1小时就能完成对一尊造像的扫描。
在扫描造像表面的同时,3D扫描仪也会对造像表面拍照。计算机软件随后会处理这些数据,将它们整合在一起,建立三维模型。我们试图用最高分辨率进行扫描,以获得最准确的信息。
用3D打印技术生成的佛像没有颜色。在响堂山石窟项目的展览中,采用了很鲜亮的黄色塑料打印出造像的模型。很显然,我们并非要“造假”,只是展现造像的3D模型。石窟内残留的佛像也已褪色,幸存下来的带颜色的部分很少。用数字化还原的另一个优势是,也许可以还原这些雕像原来的颜色。
做这一切的目的宗旨在于希望通过这些数字化的图像,让更多的人了解天龙山石窟的历史和宗教含义,以及石窟的文化和自然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