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3D打印教育市场这锅“夹生饭”要如何煮熟?
记得上幼儿园时,最喜欢做的事儿除了抬头扯女生头发,就是低头玩泥巴,如果能够将泥巴捏出自己想象出来的牛玩意儿时,就又有了炫耀的资本。小学在卧室角落用椅子围了一个“实验室”用废弃瓶瓶罐罐做各种“实验”。初中拆卸组装各种电器机械,那时候的哥活的忒带劲儿忒有成就感。
然而后来就走上了一条“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之“血淋淋”的道路。当然不是说读书有错,只是小编读呆了,满脑子全是解题“套路”,童年的科学家之梦为高考“献上了膝盖”,基本上算是国内应试教育的现身说法。
而今3D打印机的出现让小编为学弟学妹们看到了一丝福音,作为“自造玩具的玩具”,它喻教于乐,将游戏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完美融合,能够为学校教育注入一股新鲜的血液。
往小了说,它让学生多一个接触高科技的途径。往大了说,它既可以培养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能改变学校的传统思维和教育模式,还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商机,为实现我国经济转型输入海量的创新复合型人才,对学生、学校、企业、国家来说大有裨益。可以说是一箭四雕。
既然这么重要那肯定得把3D打印机和学校的关系扯一起研究研究,不然这么对得起哥内心深处那份“情怀”。经过一番仔细研究,也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目前的3D打印教育市场是一锅需要煮熟的“夹生饭”。
为了说的一目了然,将目前的3D打印教育市场分为纵横两个维度。以学校教育市场为纵轴维度,因为学校教育贯穿学生幼小初高等各个学习阶段所以为纵 轴。以社会教育市场为横轴维度,因为社会教育涵盖SOHO(SmallOfficeHomeOffice自由职业者)、各种规模的创业团队企业组织等所以为横轴,以此来探讨目前3D打印教育市场。
某种意义上也可以更生动形象的比喻成“蘑菇市场”,蘑菇棒是学校(有体积有纵深),蘑菇盖是社会(范围广体积小),而且蘑菇棒子支撑还不断为蘑菇盖子输送“营养”。这种脑洞大开的比喻可以直观的说明沙虫哥小时候泥巴没白玩。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社会教育市场(蘑菇盖)虽然宽点,但是明显没有学校教育市场(蘑菇棒)体积大,因为很多从事3D打印这行的个人或企业基本都身怀软硬件基础,网上开源的资料和信息非常丰富,加入各种3D打印群基本也能答疑解惑,你要他们去买系统性的商业课程学习估计市场不会很大。
主要还是在学校教育市场这块儿,理论上讲,我国有30多万所学校,这些学校如果购买几十台3D打印桌面机配上材料服务,然后建个类似于多媒体电脑室的3D打印创意教室,再加上学生学校学的不过瘾回家让父母买机器耗材又带动家庭消费,千亿规模的3D打印教育市场能够实现。
国内也已经有一些企业在做3D打印学校教育这方面的事儿,不过都是东一锄头西一锄头的尚未挖成气候,因为教育市场这块蛋糕实在太大,没有哪个敢说现在就能吞的下,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说成半生不熟的“夹生饭”并不为过。
虽说起步晚近一两年也有企业在尝试着做3D打印教育市场,比如说毛豆科技,通过与幼儿园、小学等教育机构深度合作,搞“3D打印创客教室”入校园。研发基于平板电脑的3D打印建模APP,号称能够让4岁的娃都能玩转3D建模和3D打印,建好的模可以通过他们免费提供的3D打印机打印出来,不过具体运营的怎样还没有相关数据。
类似的还有Teach创新学园,创意社区3DOne等,前者采取的是开发3D打印专业教材和课程搞学校推广和加盟,后者是通过自己设计的入门级三维设计软件,网罗一些中小学生在自己的网站搞创意设计,想做中小学生的创意设计平台。
所以要煮熟我国教育市场这锅“夹生饭”说起容易做起难,做学校教育市场这块儿上,之前有一篇文章介绍到的MakerBot前CEOBrePettis老早就趟过这水了,前人之鉴,我们可以从中吸取一些经验。
早在2011年前,Bre就开始把教育市场当作核心市场之一,他选择性的找了一些学校免费送3D打印机,给这些学校做了3D打印机的培训课程。
在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后,对教育领域的客户打折促销,对购买了3D打印机的学校赠送免费的培训包。他们在自己的Thingiverse网站也经常性举办各种形式针对学生的设计大赛,鼓励学生用3D打印机创作各种新奇的作品。
Bre还跑到目标学校举办各种讲座,宣传3D打印技术和它的发展趋势。搞完讲座还承诺给毕业生提供在公司实习的机会,一条龙服务,通过这些实习毕业生在MakerBot的实践,来扩大在高等学校的影响力。
为此还编写了一本《MakerBotintheClassroom》的教学手册,帮助教师将3D打印融入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这本儿手册提供形式非常灵活的教学工具,比如说讲故事、看视频、做测试等,教师和学生都很容易上手。
虽然Bre已经离开了MakerBot,但是他做出的贡献是有目共睹,沙虫哥由衷的为先行者Bre这一系列英明的举措点32个赞。
不过要煮中国的学校教育市场这锅“夹生饭”,还得寻找合适的“柴火”。
毕竟中国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思维已经洗脑多年,做教育系统市场可比做个人和企业市场麻烦的多,学校虽说并不缺这点教育经费,但谁敢打包票某些学校和家长会不会认为3D打印机这货会让娃儿玩物丧“志”---中、高考,然后视之如“洪水猛兽”?
当然煮这锅饭的“柴火”有很多,在这里举一些栗子:
˙要教育学生首先得培训熟悉3D打印机和建模软件操作的老师,如果你连老师都是半壶水那就算买来3D打印机也只有等吃灰。
˙培训好老师你还得有系统的标准教学课本,中国30多万所学校你没有配套的教学课本谁敢保证教学质量。
˙针对幼小初这些初级教育市场,简单易学的建模软件很有必要,太难的话估计3D打印课得变成计算机课。
˙学生用建模软件设计了牛逼的模型或打印了骚包的玩具总得有交流分享的网络交流平台吧。
˙设计创造热情少不了竞技比赛,没有竞技就没有更多的动力源泉,组织这种学生级别的竞技比赛也需要相关教育组织和网络平台线上线下的通力配合。
高端的就有点吓人了,像美国国防部资助的“明尼苏达星站”非盈利项目,和国内相比简直就如阳春白雪、下里巴人,人家免费让学生以工程师的身份参与探索火星的模拟任务设计和建造模型火箭,通过3D打印制作火箭模型的组件。
做好模型火箭后,人家还要试飞并收集有关数据,将火箭的飞行路线在谷歌地图中标注出来,尝试分析试飞结果并与负责项目指导的工程师讨论设计方案对飞行路径的影响,泥垢了哈。
上面列出的“柴火”只是其中一部分,其他的“柴火”还需要大伙儿在实践中不断去摸索,别想着一把大火就能把饭煮熟。相信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学校观念的逐步改变,这锅香喷喷的“大米饭”很快会被端上桌让大伙尽情享用。
趁BAT这类大鳄尚未插手这锅“夹生饭”,筒子们还是有很多“柴火”可以扔进3D打印教育市场的锅底“烧”,“烧”不了硬件“烧”软件,“烧”不了软件“烧”服务,硬件软件服务一块儿“烧”当然更好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