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搜维尔虚拟现实超市!会员中心|退出登录
我的订单|我的收藏|我的商城|帮助中心|返回首页
虚拟现实新闻>3D>3D打印>3D打印新闻>国内新闻

借助3D打印技术中医院为骨畸形患者矫形成功

文章来源:中山商报 作者:Frank 发布时间:2016年08月05日 点击数: 773 次 字号:
     近日,中山市中医院关节专科大胆尝试,借助3D打印技术,为一手部桡骨复杂畸形患者的实施矫形、功能重建手术,并取得成功。
    15岁的患者吴某,半年前因不慎跌倒致右前臂疼痛,活动受限。此前,他在医院检查X光显示:右桡骨上段骨折。“当时,他做完保守的固定治疗就回家了。”市中医院医生介绍,吴某回家后由于日常护理不到位,加上生活上的不注意,近日到市中医院复诊时,医生发现,患者骨折愈合得不是很好,查体可见右前臂旋前活动受限,严重了影响了其日常活动,复查X线显示:左桡骨上段骨折畸形愈合。
    “患者需要矫形和功能重建,如果不进行处理,将严重影响他以后的正常生活。”该院骨科主任医师高大伟说,由于传统的方法矫形需要截除患者的部分骨质,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小手术带来的创伤,市中医院关节科专家团队仔细查看了患者的情况、研读了相关影像学资料,决定通过3D打印技术,为患者实施精准截骨矫形及功能重建。
    术前,医生采集了患者的影像数据,应用3D技术打印患肢1∶1模型,同时根据患肢3D实体模型以及患处三维空间中的各个扭转角度规划设计精确的钉道导航模具,并进行手术入路选择、内固定物预置位置、内固定物最佳塑形设计、截骨断面方位设计、手术过程及手术效果预演等术前预操作。
    由于术前已经做好的充分的准备,术中,医生只需显露患者的部分骨面,放置3D钉道导航模具(其可以从进针方向及深度等方面严格控制骨面钉道的位置),按事先设计的程序依次钻孔后置入内固定物,无需截除患者骨质,畸形就被顺利纠正了。
    高大伟介绍,基于数字医学技术的精准医疗理念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未来市中医院骨科必然朝着微创化、精准化发展,而3D打印技术可以方便手术医生术前规划设计,术中精确定位。通过精确的术前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小手术切口、手术时间、出血量、放射投照次数,免除了术中冗余操作,降低了因医师个人技术水平而导致的手术效果的差异,不仅减少了患者的手术风险及痛苦,提高了手术效果,而且缩短了年轻医师的技术成长周期,减轻了手术医师的劳动强度及术中放射性伤害。
该信息所属栏目不允许发表评论!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