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订单|我的收藏|我的商城|帮助中心|返回首页
虚拟现实新闻>3D>3D打印>3D打印新闻>国内新闻

3D打印未来可印“活”器官

文章来源:潇湘晨报 作者:Frank 发布时间:2016年05月24日 点击数: 字号:

传统手工制作义眼,一只要耗时2个月。而现在运用3D打印技术,每小时可制作150只义眼,未来甚至有可能打印出与生物体相融的“活”的生物器官。5月22日,3D打印技术医学应用高峰论坛会议在长沙召开,湖南省政府副省长张剑飞参加。

会上成立了国家卫计委医管中心3D打印医学应用专家委员会,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院长孙虹担任该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该专家委员会将协助政府主管部门制定3D打印在医学应用方面的标准,对各医疗机构等使用3D打印技术的技术指导,接受咨询等,便于该技术形成规范,成熟应用于医学领域。

“一旦体验了3D打印的方便、简捷、精确之后,就不愿再回到旧有的服务方式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教授戴尅戎介绍,3D技术应用于医疗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将人体患有肿瘤的肝脏、头颅等器官模型打印出来,医生再针对受损部位模型进行术前演练,得出最佳手术解决方案,再对患者实施手术;二是借助3D技术打印人体骨骼,替换体内病变的骨骼。

“据统计,目前国内等待肝、肾、角膜移植的患者,只有百分之一可以得到满足,未来只能寄希望于再生医学手段3D生物打印加以解决。”戴尅戎表示,目前,3D打印技术进入发展快车道,加快对于生物器官打印的研发,在医学应用方面将更加广泛。

在3D打印技术方面,我国与国际基本同步。早在2014年1月份,湘雅医院使用3D打印技术精准切除了一颗复杂颅内肿瘤,属于全球首例。孙虹向记者介绍,目前,湘雅医院每年借助3D打印技术进行治疗的数量在几十例左右,还没有得到大规模应用。该委员会将致力于技术的研发,提高质量和效率,更好的服务民众的医疗需求。

湖南华翔增量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侯兴旺透露,湖南省将3D打印医疗手术模型相关内容纳入湖南省医疗服务收费条目,并在湖南省重点医院进行试点推广,属全国首创,在全国范围内引起重点关注。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