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订单|我的收藏|我的商城|帮助中心|返回首页
虚拟现实新闻>3D>3D打印>3D打印新闻>国内新闻

3D打印导向器精准导航高难度手术

文章来源:长江网 作者:Frank 发布时间:2016年05月03日 点击数: 字号:



    人体的髋臼厚度不到1厘米,用来复位固定的螺钉就有4毫米粗,要想把螺钉准确无误的打进髋臼里,犹如在“冰脊上凿洞”。现在,用3D打印机打出1:1的髋臼仿真模型后,再根据髋臼屈曲弧度打印出导向器,提前操刀演练把螺钉加固点做好标记,术中能更快更精确地完成复杂的盆骨复位手术。

    4月29日,记者从湖北省科技厅获悉,武汉市普仁医院数字医学实验室主任刘融带领骨科团队研发的“髋臼骨折微创螺钉植入导向器的研制及临床应用”通过科技成果鉴定,被该领域权威专家认定为“国际先进”,终结了以往只能凭经验植入螺钉的时代。

       中年男子遭遇车祸

    骨盆严重错位

    去年6月14日晚,50岁的陈先生在下班途中被一辆疾驰的面包车撞飞,120把浑身是血的他就近送到了市普仁医院。检查发现:全身多处骨折,骨盆错位、髋臼粉碎性骨折、髋关节脱位。如果不尽快进行复位,股骨头很快就会坏死。让医生棘手的是,髋臼周围结构极其复杂,粉碎性骨折复位难度很大。

    如果是常规手术,骨科医生只能依靠经验在术中选择规格适合的置入物,在手术现场使用传统的折弯工具手工拗型钢板,很难做到和骨折创面完全服帖。考虑到病情复杂,刘融决定尝试3D技术为其修复骨折。先利用CT扫描,获取一套陈先生髋臼骨折的相关数据,再将这些数据输入计算机转化为三维模型,导入3D打印机按1:1的比例打印出一个仿真髋臼模型,术前将所需要的钢板预弯成合适的弧度。

    髋臼不到1厘米厚,螺钉就有4毫米,进钉前后误差不能超过3毫米。“在髋臼上打螺钉一直是创伤骨科的难点。“刘融介绍,为了精确定位固定点,他将陈先生髋臼的数据输入计算机,又打印出一个弧度完全贴合的螺钉导向器。

    他透露,有了这个东西,就能在模拟手术时把需要固定的螺钉位置在导向器上做出标记。因为提前做好了“功课”,医生“驾轻就熟”只花了不到60分钟就顺利完成手术。截止到目前,市普仁医院已经用该技术为三四十位复杂性骨折患者成功复位。

    3D打印导向器

    让复杂手术“傻瓜化”

    刘融介绍,髋关节由髋臼和股骨头组成,髋关节是人体最大,关节窝最深,也是最完善的杵臼关节,它既坚固又灵活,如果损伤将会直接影响行走功能,通常在受到高能量冲击时会发生骨折,比如车祸、高处坠落伤等。由于骨盆形状特异,位置深,解剖关系极其复杂,高能量损伤后常常为粉碎性骨折,移位较大,髋臼骨折复位一直是创伤骨科中最复杂的手术,一台手术做七八个小时是常有的事。

    更让医生棘手的是,髋臼很薄,螺钉固定时失之毫厘就可能打入关节腔损伤盆腔脏器,或是损伤坐骨神经和股动脉,导致严重的手术并发症。刘融医师告诉武汉晚报记者,以往手术中医生需要切15-20公分的切口,把整个髋臼完全暴露后,再根据形状用手拗钢板的造型,少则20多分钟,慢则1个多小时。

    钢板拗好后,如何固定又是个难题。眼下,医生在固定螺钉时往往靠经验,由于个体差异,只有经验相当丰富的医生才能完成髋臼置钉,通常螺钉难以一次到位,若医生反复调整,会大大增加手术风险。

    借助3D打印技术,对患者的骨盆进行三维重建,打印出盆骨髋臼模型,再计算和模拟打印出导向器。手术前,医生将导向器卡在模型上,螺钉进入方向、深度和角度一目了然。提前进行钢板预弯,把需要固定的定位孔在导向器上钻好,手术时只需要把这个导向器往需要固定的髋臼上一放,安上钢板后照洞打眼就行了,几分钟就能把螺钉固定好。

    全身关节都能用

    导向器提前定位

    临床统计显示,使用3D打印模型和导向器后,手术切口缩小了近一半,时间至少缩短1个小时,出血量减少800毫升,几乎没有一例出现手术并发症。

    刘融透露,3D打印技术最能体现实用功效的地方,是手术导航模板。模板不是模型,但比模型的用途更大,能将复杂手术“傻瓜化”。目前除了盆骨,全身很多部位均可以用导向器来提前定位。惟一遗憾的是,受材料及国内相关准入制度等限制,目前3D技术打印出来的内置物仅有个案的报道,还尚未进入临床大规模运用阶段。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