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科技的未来:忘掉技术的存在
2011年,当苹果推出iPad 2时,其实已经预示了科技的未来。
苹果曾表示,“仅有技术还不够。更快、更薄、更轻,这些都是好事儿,但如果科技能跳出框架,一切会变得更美好,更神奇。那时才是科技真正实现大跨步颠覆的时候。”
iPad就曾是一款“不走寻常路”的产品,它让人们发现,原来可以如此简单地设计一台计算机。不过,结果可能事与愿违,看看我们现在的生活,每个人都沉溺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科技让我们远离了真实世界。
当然,这种情况不会一直继续下去。随着在消费者电子产品领域出现了一批创新公司,说不定在未来五年,科技将会帮助我们重新回到真实世界之中。这看似有些矛盾,但当越来越多的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产品、智能摄像头以及增强现实系统应用在日常生活之中,我们不会再把头闷在电子屏幕上面。
可穿戴技术让我们重回真实世界
对于可穿戴技术,有些“愤青”觉得它不过是另外一种“电子屏幕”而已,也会让我们与真实世界脱节。但是微软设备和工作室部门副总裁Yusuf Mehdi并不这么认为,他相信这些设备将会帮助技术融入到“幕后”。
Mehdi举了一个例子:相比于闹钟发出声响,一些健身追踪器可以通过轻微震动来叫醒用户,好处是起床的时候不会打扰到身边熟睡的他/她。这看起来是一个小功能,但可以让你忽略设备本身的存在,重要的是,这个功能的主要目的是要你更关心身边的人。
“最有意思的是,那些使用这些可穿戴设备的用户会说,我之所以要买这个,可不是为我自己,主要是为了我老婆/老公。”
再进一步,Mehdi谈到了微软最近刚刚发布的HoloLens,它能让用户身处在实体世界之中,而不是完全与世隔绝。它通过在头盔护目镜上映射3-D图像,让用户看到自己周围的实际场景。我们不妨可以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两名工人在3-D映射模型下协同工作,或者某人走在马路上,周围商店和饭店具体信息浮现在你眼前。HoloLens项目最初的代号就是“模拟(analog)”,即就是希望能与真实世界进行融合。
用Mehdi的话来说,这些可穿戴设备应该被称作“混合现实”设备,而且在实际应用层面,他觉得手势控制和眼球跟踪技术将会让信息输入变得更加轻松,毕竟在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上,这些技术并没有得以很好的应用。
“很多功能将变得人性化,科技将帮助我们重新回到真实世界,我们认为这是一个极好的机遇。”
逐渐消失的智能家居
在智能家居领域,可穿戴技术也将扮演重要角色,至少科技公司是这么承诺的。Dennis Miloseski是三星美国设计院的主管,他是这样描述自己梦想场景的:
“当你把车停进车库,此时你的可穿戴设备就连接上了无线网,随即触发开关打开走廊灯,还在客厅音响里按顺序选出了几首你最喜欢的歌曲。这样的生活我称之为自动化的未来。”
不过,这种自动化的生活也可能带来麻烦。比如你对象可能正在客厅沙发上睡觉,不希望忽然被灯光吵醒。而这,恰恰是智能的重要性所在,可穿戴技术可以让你知道什么是自己想要的,并且按自己的意愿来确认需求。
“现在我们身处在数据远古时代,数据基本上都没有被加工的,比如‘这是你今天的走路步数’,‘这是你的心率’,‘你灯开了/关了’。下一个神奇的创新将会发生在数据领域,给人创造一种更具价值的数据体验。”
如果技术能够实现与真实世界融合,那用户再也不用被一堆无趣的App烦扰,而是真正享受到全功能的智能家居服务。两个例子,一个是启动汽车,另一个是电灯开关,这两个功能在用户眼里都非常容易,但是背后的技术却是异常复杂的。
“现在是个绝佳的时机,我们可以好好思考一下科技以及家电这些东西,如何影响我们的社会构造,如何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却又能隐藏在生活之中。”
智能摄像
摄像将会成为一个极具创新颠覆的领域。手机不再是一个拍摄快速,模糊照片的工具,它们将可以拍摄高质量的照片,让你随时随地分享世界。
不过,像GoPro这样的可穿戴摄像机,以及具有拍照功能的无人机,都会成为新的摄像工具,当然就目前来看,它们还没有手机那么智能。但未来这些设备会有所进步。GoPro软件和服务高级副总裁CJ Prober认为:
“我们希望解决从拍摄内容开始,到无缝分享内容这一整个流程中的所有痛点。”
当你用GoPro拍摄照片之后,必须上传到电脑上,这个过程本身就比较耗时。之后,你还需要在电脑上剪辑,挑出自己喜欢的片段,最后制作成一段能够放到YouTube上的视频。不过,可穿戴摄像头将会搭载陀螺仪和加速器,这样就能标记出那些令人兴奋的视频瞬间,此外利用机器学习算法抓拍高质量的影像。当然,实现这一切还需要其他可穿戴传感器的支持,实时监测你何时起跳,何时加速,并把每个精彩瞬间留在视频里面。
还有更重要的,未来一些全新的摄像工具也会出现,比如360度摄像头。这意味着你忽然间会有更多可处理制作的照片和视频,摄像头也能更加智能的帮助你表达自我。
此外,像支持摄像功能的无人机制造商也在面临一些不同的挑战,在短期内,他们需要开发出更加智能的飞行机制,实现安全的无人机自主导航。无人机本身将会变得更加廉价,未来还可以运行更多、更新、更智能的应用程序。
未来将会是一个任务驱动的App经济,而非是产品驱动。
无人机可以装载生活日志类应用程序,这样它就能紧跟在用户身后进行实时拍摄了。或者,无人机上还可以部署应用程序,利用3D摄像头自动捕捉、重建场景。在特定区域里,无人机可以有很多想象空间,也会变得更加智能。
智能手机可能仍是中心
Rick Osterloh是摩托罗拉移动公司总裁,该公司已经被联想收购,他表示,不出意外的话,智能手机将会成为其他所有智能设备的中心。智能手机设计完美,实用性强,此外它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便于携带。
未来我们会看到智能手机上出现一些新技术,比如弯曲的屏幕,快速充电等。不过智能手机最大的优势,就是它将可以收集、翻译各种不同类型的数据,做到真正的智能自动化。
“这一领域非常有趣,我们相信未来能够结合环境背景的传感器会给用户带来更加出色的手机体验。过去几十年,从事计算机科学工作的人们一直在钻研开发真正以人为本的设备。”
另外,微软的Mehdi认为,鼠标和键盘短时间内无法被取代,因为作为手写和数据输入,这些设备都是必不可少的。不过他们不会像磁带和CD那样很快被淘汰,而更像是电视机和广播,虽然时间过去了很久,但这些设备依旧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只不过成为了人们消费的另外一种媒体而已。
接下来的问题是,我们该如何为各种设备创造空间呢?比如可穿戴设备、无人机、头盔、以及智能家居设备,这些设备如今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在不远的将来,或许人们只需要一部手机和一台电脑,但在此之前其他设备仍有价值空间。
只有当我们能够真正享受到技术带来的价值,技术才能在我们的生活中“消失”。
VIA fastcompa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