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订单|我的收藏|我的商城|帮助中心|返回首页
虚拟现实新闻>AI>应用案例>其他

宁波明珠花园智能化系统的解决方案(四)

文章来源:IB智能建筑论坛 作者: 发布时间:2005年08月26日 点击数: 字号:

    a.智能感应卡;
       
    b.全自动挡车道闸;采用电动(手动)两用,起落速度可调,配有防撞、地感应装置。
       
    c.感应读写机;采用RF射频感应,全天候多种逻辑组合判断,感应距离0.01--1米。
       
    d.中文电子显示屏;采用大功率、低功耗、高亮度LED,单片机编程控制,滚动显示。
   
    4.图像识别系统
       
    用两台计算机实现网络管理达到以控制为核心的机电一体化管理,借助与智能卡的图像识别技术,实现安全、准确、可靠。在出入口有两台慑像头,配有两张图像处理网卡和两台照明装置(聚光灯),整个停车场出入形成一个网络闭环回路。如果出现非法用户(即欲出入车辆和内存车辆图形不符)或使用过期卡(卡值不够),系统可启动示警信号和照明装置(聚光灯)。
    一卡通消费管理系统
       
    本系统借助于先进的射频卡技术(非接触式IC卡)在小区范围内进行家庭和个人的消费,做到一卡在手;小区购物、就餐、娱乐、就诊、物业管理等畅通无阻。大大提高住宅小区的智能化管理水平。
   
    1. 系统的设计原则
       
    切合实际,充分考虑住宅用户的实际需要,在前期系统论证和统一规划时,本着有利于系统的稳定运行、节约配置成本和经济实惠的设计原则出发,尽量做到一卡多用,提高一卡通的使用效率。使系统不仅能完成多种收费功能而且还能挂失、加密等其他IC卡不能达到的功能。采取比较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系统配置上硬件采用通用计算机,操作系统和软件为Windows98/windows2000平台,所有菜单均为中文界面提示。由系统管理中心负责一卡通系统的汇总、统计、分析和报表处理,如果需要还可以与物业管理中心系统进行互联。
   
    2. 系统的功能
       
    小区一卡通管理系统是利用高科技产品――非接触式卡为载体.
       
    结合电子技术、非接触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及数据库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消费管理系统它不仅具有电子身份识别功能而且还能代替日常生活中的个人信用证明和进行非现金交易和资金支付手段。在整个小区范围内实现购物、就餐、娱乐、停车、及物业管理缴费等。
       
    该IC卡消费系统可以对持卡人进行消费管理,系统具有计算、定额、计帐、限额多种模式消费。个人消费可以自动查询,安全性能好,稳定可靠、系统价位低,系统不仅有非接触型储蓄消费的许多功能,而且具有接触卡难以达到的功能,数据传输可靠。
   
    3. 系统配置
       a.系统管理中心
       配置通用计算机主机一台(64兆内存、5G硬盘,CPU要在Celeron300以上)。
       显示器(十六位支持800*600)。
       操作系统 Windows98/2000
       打印机  标准并行打印机
       应用软件 RF-XD-X
       网络接口控制器
       b.收费刷卡终端
       
    根据各收费功能部位和实际需要设置收费机和读卡器。射频读卡机非接触距离0.01—0.1米。
   
    3.系统的技术要求
   
       a.存储容量256兆
       b.操作距离5-15米
       c.传输模式总线
       d.通信距离大于等于1200米
       e.最大脱网消费600元
       f.脱网最多可存储2000条记录
       g.系统管理的消费人次为3000
   
    4.系统的管理
       
    IC卡管理;主要是完成发卡、查询、挂失、修改个人信息(包括持卡人的姓名、卡号、身份证号码、权限和消费控制)。
       
    新卡发行;根据小区的住户资料,建立相应的资料库(含个人的上述信息)一经输入个人姓名,马上可以直接检索,方便、快捷。
       
    挂失处理;根据用户的挂失申请和具体情况。可马上检索查询其个人的相关信息并按规定做相应的处理。并将挂失卡作黑卡的信息及时传输到各使用点,同时补发新卡。
       
    设备维护和管理;由于该系统涉及的消费内容较多,每个终端使用频次高.因此整个系统必须由管理中心的专业人员进行定期维护,如系统扩展时IC卡信息的增补、修改。对软件系统自身的参数和状态进行不断调整、修改、设置和维护(备份、修复)。对读感器和控制器等硬件设备的参数、权限也要进行设置等。

    结束语:由于该智能小区分两步建设,考虑到前期投入和资金配套等问题,所以花园小区的“紧急广播和背景音乐系统”及“电子公告牌、部分灯光照明系统”放在第二期通盘考虑,这里不再描述。
   
      注:(设计依据和参考文献)
      1.《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31-2000   
      2.《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2000
      3.民用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T50198-1994
      4.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示范工程建设工作大纲 
      5.《安全防范工程验收规范》GA/308-2001
      6.《大楼通信综合布线标准》   TIA/EIA568A
      7.《国际布线标准》 ISO/IEC  11801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