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订单|我的收藏|我的商城|帮助中心|返回首页
虚拟现实新闻>AI>行业资讯>国内

离中国版Nest有多远?海尔的智能温控器星盒

文章来源:PingWest 作者: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08日 点击数: 字号:
一夜之间,智能恒温器Nest公司被Google 32亿美元收购的案例成了中国各类智能家居创业者们心中的典型励志故事。无论是在Nest之前就已经耕耘许久的行业先驱,还是在这之后看到智能家居潜在机会的新兴公司,心里难免都打着“智能家居入口”和“下一个32亿美元”的算盘。

  在中国,你可以看到想要成为“中国版Nest”的并不是Nest本身这样非常“美国化”的家庭恒温器,而是路由器们、智能机顶盒们、以及类DropCam的智能摄像头们。如同Nest一样,这些智能家居产品们的一个共同思路是,从用户某个需求切入打造出一款“智能硬件”,采用手机APP操控,接入互联网和云,让数据变得可调用,从而实现自动化和智能控制。

  当这些产品都想要从某个需求和场景切入来满足用户需求、收割用户群的时候,我很难现在就对它们的命运作出判断。所以,当我听到海尔也做了一个用于中央空调系统的智能温控器“星盒”,并且想要把它作为智能家居的入口和平台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不是“能不能行”,而是“为什么是中央空调的温控器”?用户需求真的存在吗?

  这个产品的外形很简单,就是一个Nest那么大小的、放在家里的智能温度控制器。它专用于海尔的家用中央空调系统,操作方式跟同类产品大同小异:通过Wi-Fi与空调系统连接,用手机APP进行远程控制,用户可以在手机APP端和星盒上控制各个房间的分机,从而根据每个房间的不同状况设定不同的温度。基于星盒背后的算法控制和中央空调的特性,星盒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可以做到结合预先设定好的算法(海尔称结合了健康领域专家的调研结果和意见)内置专门针对孕妇和小孩等人群的场景模式,当用户选择了针对某一人群的模式之后,星盒会根据室内外的温湿度情况自动调整到适合这类人群的温度。这些算法不仅仅会考虑到温度,星盒还能够把海尔旗下的新风、空气净化器和新风等产品连接起来控制,来设定一个适宜的温湿度组合。比如,对于那些住着宝宝的房间,星盒内置了一个“小孩”的预置选项,会根据这个预置调整中央空调、空气净化器等电器来达到一个适合小孩的温湿度。当然,用户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的需要进行专门的细微调节。

  我在它正式上市之前见到了这个项目的负责人——海尔商用产品开发总监国德防。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要把中央空调的温度控制器作为智能家居的入口?国德防给出的理由大概有这么几个:

  首先,星盒是从一个细分市场和产品切入的,就是瞄准了中央空调家庭的温度调节器,然后对它进行“智能化改造”;

  其次,对中央空调温控器的改造需求存在。一来传统的空调遥控器非常笨拙,操控方式也过于原始,二来远程控制和自动温度调节比起单一的温度调节对用户来说确实更方便了;

  第三,这个产品的用户有着清晰的画像,就是家中安装有中央空调的家庭。这类家庭往往收入较高,注重生活品质,相对于中央空调的整体安装成本,他们对星盒的价格没有那么敏感,追求舒适以及方便的功能。据国德防介绍,星盒产品目前可控的空调是海尔风管机,1.5匹空调的安装费在5000元以内,整体安装花费也并不是很高;

  第四,随着人们家庭中各个房间对空调需求的增加,传统的挂式和柜式空调一台室内机对应一台室外机的方式缺点已经变得明显起来。根据国德防对海尔中央空调销售情况的观察,中央空调在全国范围内的销量增长很快,华东地区的增长尤其迅速。所以他认为家用中央空调的普及是一个趋势。

  以上四点就是海尔决定从“中央空调温控器”入口的原因。当然,细分市场需求、用户群体画像和市场趋势的判断,这些只能证明从这个角度切入、把星盒作为智能家居的入口是有机会的,距离平台的愿景仍然很远——在国内智能家居产业的蛮荒现状下,某个产品成为平台的一大重要阻碍是无法建立一个统一的标准。

  我们可以拿Nest的崛起作为参照。在美国,大型住宅、中央空调、温控器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东西。尤其是各个品牌中央空调的统一标准给Nest的诞生创造了巨大的方便——它的温控器可以兼容美国市场上大多数的中央空调。而且,在Nest培育智能家居平台的过程中的做法也相当聪明:它从单一的温控器作为切入点,收购了DropCam,开放了API,还通过商务合作的方式找到了广泛的开发者联盟——在一个名为“与Nest合作”计划中,Nest联合了智能手环Jawbone、“网络连接器”IFTTT、智能灯泡LIFX等厂商与Nest搭配出了各种不同的玩法。这种标准化和合作的业态国内难觅其踪——你看到的更多是那些想要成为入口和平台的单点突破的产品,互相之间画地为牢。

  可以这么说,国内的路由器、盒子和摄像头这些产品形态都在努力地建立自己的平台,你暂时看不到他们之间大面积互相打通配合的可能,其次是这种产品的碎片化的现状对开发者的选择和进入是一个不小的门槛。互联网公司出身的小米的思路是建立自己的小圈子,从自己制造智能手机、路由器、盒子、电视等产品进行多点布局,甚至还采取了入股智能硬件创业公司的方式为平台增加盟友。

  另外一点是“冷启动”问题——如同前文所说的,目前的智能家居单品很难找到更多的“盟友”,而且这种割据状态短期内也没有解决的办法:类似囚徒困境的博弈下,没有人有动力主动与竞争对手合作。

  那么星盒现在有什么呢?国德防告诉我,星盒从最开始的产品设计上就已经把API开放了出来,开放——这是他认为的平台产品必须具备的能力。而且“冷启动”这一点对于海尔星盒来说反而并不是门槛。海尔星盒具备很多智能家居产品和平台们不具备的硬件基础:海尔的传统家电产品支持。比如,从一开始星盒就接入了海尔的空气净化器和新风产品,接下来还会跟海尔其它的家电产品打通。显然,星盒要成为平台产品并不需要像其它同类产品那样“冷启动”,它本身已经有了海尔现有产品线的配合。在这一点上,国德防认为星盒有着天然优势。

  综合来看,星盒的优势条件是传统厂商积累而来的硬件产品的研发和制造能力、开放的接口、海尔系产品的配合;而短板其实在于对开发者的号召力,以及接下来的计划:如何让更多开发者和硬件产品为星盒服务?这也是众多平台型产品的典型焦虑。

  国德防告诉我,他们正努力地推动开发者关系的建立,初期正在以商务合作的方式与各类开发者、智能硬件厂商和解决方案厂商合作,为星盒开发功能和产品——他不希望只有海尔自己的产品接入星盒,而是希望海尔之外的产品也成为星盒平台上的一员。

  比如,国德防接下来要实施的是,星盒可以与手机应用和可穿戴设备相结合来完成自动化的温度控制。比如,用户下班回家之前,手机能够通过定位功能检测到用户的具体位置和大概的到家时间,结合身上的可穿戴设备检测体温,家中的星盒就可以获得这些信息,从而在用户到家之前就打开空调、调整到合适的温湿度。

  智能家居平台的发育是个有意思的话题。对于星盒这样的产品来说,相关产品线的配合、企业内部的推动和执行力、开发者关系和平台生态的培育、市场大环境的成熟,这些都是影响它命运的重要变量。在我看来,星盒前景最大的不确定性不在于定位和需求是否靠谱(况且国德防列举的理由我认为成立),而在于它作为一个大公司内部创业式的产品,能否持续地进行产品迭代,能否坚持培养开发者关系和生态,甚至能否利用海尔的产品线、线下门店和渠道优势进行配合营销。如果这些都做到了,星盒离“中国版Nest”其实并不算远。毕竟,智能家居的未来是在不同产品的迭代中,以及产品对人们需求的摸索中催熟的,而不是等来的。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