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家庭 何时能叫好又叫座
1999年微软就提出了“智慧家庭”的愿景,但多年来并未有决定性的进展。智慧家庭产业的发展现状如何,现阶段大佬为何纷纷进军,创业初期泡沫化现状下出路在哪里?昨天,高交会“中国智慧家庭高峰论坛”继续进行,业内人士连续两天就此进行探讨。
巨头进军智慧家庭平台
“今年‘双11’,京东智能生活馆里推出了40多款接入京东超级APP的家电产品,整体销售量不错,有些单品一天就可以销售数千个。”京东云平台智能硬件事业部总监邓正平在论坛上表示,智能家居是非常大的市场,家电的智能化已经是一个趋势。
1999年,微软公司提出“智慧家庭”愿景,家居互联、联网汽车、在线家庭管理服务、智能门禁、个人语音助理、勿扰模式等20多年前的想象,今天正在慢慢变成现实。今年初,谷歌32亿元收购智能家居设备制造商NEST,这并不是一个单例。国内外传统家电厂商、资本市场,以及互联网公司纷纷进军。
“华为是做通讯产品的,立足于做好连接,今年华为推出了智能路由器,希望它能跟周围的设备很好地连接,成为智慧家庭的中心。”华为家庭网络终端Marketing部长黄浩表示。
一方面是类似华为这样的硬件设备商,另一方面则是平台运营商。但行业巨头进场,不可否认的是最终意图都难逃话语权的争夺。
今年2月,京东发布“JD+”计划,面向智能硬件领域公司提供营销、供应链服务、云计算、大数据方面的支持;3月,海尔发布了U+智慧生活操作系统,通过这一系统,用户只需12秒就可以实现与所有智能家居终端的互联互通。
邓正平表示,京东的云平台有上亿用户行为的大数据,会基于用户授权的模式开放数据给第三方厂家,从而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
“海尔U+有四五百人的团队研发云平台,平台完全开放,甚至可以使采用不同协议的硬件产品互通互联。目前已经有几百家的合作厂商,明年计划是达到千万的接入量级。”海尔集团U+推广总监陈海林介绍,海尔希望用这样的平台实现传统家电厂商的转型,也就是以硬件驱动的模式转向服务驱动的模式。
深圳产业优势大有可为
但“科幻大片”能否真正让生活变得更简单?现阶段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黄浩表示,目前智慧家庭产业还没发展起来的原因,就在于许多产品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让事情变得更加复杂。“产品能否自动自觉地判别一些问题并解决,这涉及到一系列的技术瓶颈,比如图像、声音识别等。”
深圳市智慧家庭协会秘书长蔡锦江也认为,在大量企业投奔智慧家庭领域时,市场反应却相对冷淡,甚至出现了一些在创业和投资初期的泡沫。目前智慧家庭最为热门的领域包括六大环节:芯片,硬件、方案、云平台、服务平台和O2O服务落地,但产业发展过程中仍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
他表示,芯片技术欠缺、硬件单品创新不足、平台不成熟、服务没有落地是行业面临的四大瓶颈。不只是数量庞大的创客群体,包括家电企业、互联网企业、物业企业、传统家居厂商等都大量进入到智慧家庭产业,同时大量资本涌入,资本市场对于产业估值也呈现投资泡沫化的倾向。近来,随着众多行业巨头推出云平台来“跑马圈地”,平台之间若不能互联互通,必定会影响硬件的发展,“云平台到底怎么做,盈利模式是怎么样的,谁来承担生态系统的构建和利益分配?这些问题都还需要解决。”
三诺电子有限公司事业部总经理黄刚表示,深圳信息通讯产业和硬件产业发达,有利于形成具有特色的智慧家庭产业集聚,深圳应该建立起标准化产品和产业体系,通过市场把智慧家庭的产品、方案能够落地,并促进各种平台的互联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