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硬件大火?小心被烧死!
从去年开始,各种各样的智能硬件开始走进我们的生活,当然对大多数人来说这种走进只是听说过而已,智能硬件从大火到大卖也似乎有着太远的路要走。
智能硬件不智能
作为一款智能硬件,那你首先要智能吧,但大概是现在科幻电影都太超前,我们普通人理解的智能和那些智能硬件厂商宣传的智能并不在一个Level上。
我们希望的一进家门,冰箱、空调、电视、热水器都已经整装待命,可说明书却告诉我们,你需要用手机上的App提前设置好,定时启动它们。好吧,到头来不过是从遥控器手动控制变成手机定时控制。
可问题是,大家用遥控器的习惯早就已经养成了,但用App控制的习惯还需要教育,最后的结果只能是用户嫌麻烦,把智能硬件们当普通电器用,土豪一点地则直接扔到一旁落灰去了。
对于这样一个仍处在用户积累和教育阶段的市场来说,过于概念化的营销只会拉低用户期望值,最终造成用户对整个智能硬件市场的不信任。因此对于智能硬件来说,现阶段媒体舆论层面的大火其实并不是一件好事,即便是这种大火带来了一定层面上销量的大卖,那也多半是对未来市场的一种透支。
搞好技术才是硬道理,看看百度IDL最近在人工智能上面砸了多少钱吧,不过听说百度世界上的筷搜还是测不了地沟油。
表面智能,实则无用
很多智能硬件虽然已经比较成熟和智能了,但却又陷入了另一种尴尬。拿智能手环为例,它可以告诉用户走了多少步,晚上睡眠质量如何,但是对于没有运动习惯的人来说,又能有多大的作用呢?一个人每天加班到12点,然后第二天6点起床挤地铁,你告诉它一天应该睡8小时。更何况,我们当中大多数都是那种减肥多达30余次,戒烟超过108回的人。
可以说很多智能硬件带来的更多是新鲜感,其功能并非刚需,必然也就很难颠覆传统的一些硬件,最终沦为了高科技玩具,当有更新更有趣的东西出现时,也就自然而然地被拍死在沙滩上。
智能硬件大火的尴尬同样也在于此,因为媒体无意中过度的宣传和智能硬件厂商为了争夺市场而做的营销,很多人和资金盲目地进入了某一个智能硬件领域,结果发现这个需求并不是那么旺盛,于是只好开始夸大各种功能体验,到了最后只能是大打价格战。可价格战又打不过家大业大的巨头们,于是79元的手环一出世,大批创业公司就悲剧了。
大热必死的可怕定律
智能硬件行业的大热促使其短期内涌入了大量的资金,但资本从而也很容易将这样一个需要时间成长的行业推上风口。当然,现实显然不是像雷总说的那样,站在风口上,猪都可以飞,有的时候还可能被风吹起来然后重重摔死。
小米的成功,以及谷歌、苹果、BAT等公司对这一领域的重视,让这个领域未来确实可能诞生一家伟大的公司,但成为伟大公司之前显然需要学会和资本打交道,同时构筑自己的壁垒。
看看之前几个季度大火的那些行业吧,去年的闪购,唯品会模式的成功促使当当、凡客甚至是京东、阿里都加入了这样一场狂热之中,但除了很多媒体人直言看不懂的唯品会之外,其他几家在闪购模式上都是铩羽而归。凡客更是直接被带进了沟里,不得不从头再来,选择小米化的道路。
而去年大火的P2P金融,今年也是各种跑路事件频发,真正顺利发展成型的不过几家。在线教育同样也是,龚海燕梯子网的大裁员和转型也让这个行业开始由热变冷。
更何况,即便是一个真正赚钱的行业,从经济学原理上去讲,也自然会有更多的市场参与者涌入,去挤掉超额利润,越热的市场这一速度越快。而对很多公司来说,当年那句如果腾讯也做你会怎么样很可能又会有新的演绎。
正确的产品,正确的时代。
最后,这个行业或许应该冷静下来思考一下,是不是我们的一些概念相对于这个时代太过超前。
或许我们可以讲讲微软的故事。
2002年,微软推出了平板电脑Tablet PC,用户可以用电子笔在电磁屏上输入内容,不过媒体和市场对这一产品的态度非常冷淡。而在2010年,苹果便推出了第一代iPad,如今平板电脑甚至对PC市场产生了巨大威胁。
2003年,盖茨在消费电子大展(CES)上展出了微软MSN Direct智能手表,联合了天梭、松拓、Fossil等多家公司,手表能显示天气、新闻、股市消息、餐馆指南等信息。但最终因为体验原因在09年终止了相关服务,而在今年,谷歌和苹果相继推出了自家的智能手表,市场反映强烈。
一个好的产品或许还需要一个好的时代,我们能做的只能是引导用户产生这样的需求。或许很多年后,我们回顾今天的这些智能产品时,也会发出像今天我们看微软当初这些失败产品一样的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