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去管什么智能路由的销量
易观智库数据显示,2014年第二季度中国智能路由市场总销量为54万台,至于各厂商的份额占比需要更多市场调研机构的数据来佐证,就不再多说,而这个54万台的规模和传统路由市场单季千万台量级的市场比起来则显得有些不值一提。
不过,我对这样的数据并不觉得意外,智能路由销量不算高主要有几个原因:
第一、用户缺乏重复购买智能路由的动力
即便有打着智能旗号的路由新品出现,但是对于大部分用户而言,并无重复购买的动力,路由本身也不像手机一样对用户有配置、屏幕不断升级的诱惑,稳定是用户对路由器最大的需求,智能并不是一个强需求。
如意云路由在进入市场前,曾做过一个非常详细的市场调研,发现用户对路由器的需求中,稳定性以38%的比例排第一,转换速率、品牌、价格均超过10%,分列2、3、4位,但网友最重视的这些特性均与智能无关。有调查显示,已经购买路由器的用户中,仅有22.6%的用户有再次购买的计划,这对于智能路由的市场开拓将是非常大的阻力。
第二、智能路由起步时间尚短
第一款智能路由是由极路由推出的,正式开卖也不过是去年第二季度的事情,到目前只有一年多的时间,对于一款新品类的产品来说,一年的时间甚至不够培育市场和教育用户,想同时完成销量增长的目的几乎不太可能。
易观智库也制作了中国智能路由市场AMC模型(创新研发应用成熟度模型),从这个模型来看,智能路由分为探索期、市场启动期、高速发展期、应用成熟期几个阶段,从2013年到2015年中国智能路由市场均处于探索期阶段,这也就是意味着即便目前有大量新品出现,但市场规模却难以扩大,整体规模的明显增加应该在2016年才会到来。
第三、智能路由厂商自己也没想好怎么做
目前做智能路由的厂商很多,除了率先进入市场的极路由,还有后来的小米、迅雷、果壳、小云、360等等,但实际上大家做智能路由的目的也是各不相同。
极路由创始人之一的王楚云曾讲过做极路由的初衷,只是为了将其作为一个苹果App Store加速路由,但由于蓝汛的接入,使得极路由的想法破灭,只好临时变阵将极路由做成了一个翻墙路由,但又由于相关政策限制,这个状态也没持续多久,很快就演变成了可以穿墙、可以安装插件的智能路由,这也是极路由一直持续至今的一个形态。
小米在推出路由之前已经推出了电视、电视盒、手机等产品,这些产品都需要联网使用,这时候路由器相当于一个网络平台,可以优化不同设备之间的网络资源占用,小米路由还兼具NAS(网络存储,可以理解为家庭私有云)功能,虽然说功能比较低级,但可以有效地增加电视等产品的附加价值,实际上直到目前为止,小米也是把路由当成是智能家居的中枢来宣传,乐视也即将推出路由,想法与小米大致相同。果壳的情况类似但略有差异,其做智能路由之前已经推出了智能手机、智能手表、智能戒指等一系列智能产品,再推出一款智能路由来形成产品矩阵顺理成章。
至于360,把路由放到了相当的高度来做,据说是周鸿祎亲自在盯,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早些时候推出的第一代产品已经被周鸿祎认为是失败之作,据说原因在于用户看得到的地方没做好,用户看不到的地方反倒增加了成本。但我觉得这只是表面的原因,实际的原因是360没想清楚要做什么。360投资部分析师孙培麟告诉我,360做智能路由实际上有两个目的,一是鉴于360和小米的关系,小米做了360自然也要做,二是路由是家庭网络的出口,360希望将安全这个要素和路由结合起来,但究竟怎么结合,显然360没想好。
实际上不仅是360,极路由、小米等一种厂商虽然摆出一副要做好智能路由的架势,但究竟怎么做,大家都没想好,毕竟智能路由的应用场景还太局限,目前似乎唯一能体现出优势的路由+存储的应用也仅停留下远程下载视频的阶段。极路由因为没有传统路由产品线的掣肘显得义无反顾,也凭借先发优势获得了最大的份额,但其所谓的智能还只是手机控制+可安装插件。小米讲了一遍又一遍智能家居的故事,但还看不到实际进展,至于冲得很猛的果壳路由以及跃跃欲试的乐视路由也大抵如此,厂商自己都没有太完整的想法,怎么能指望用户买单呢?
总结:智能路由被寄托的期望太高
在传统路由厂商眼里,路由只是路由,但随着无线设备的迅猛增长,传统路由的市场依然很大,在智能路由厂商的眼里,路由不只是路由,它就是智能设备的网络平台,也是家庭网络的数据出口,还是智能家居的中枢。智能路由厂商在智能路由身上寄托了太多的期望,但这些可能都不是用户需要的,稳定、简单、易用,用户不仅需要智能路由如此,更希望所有路由如此。我想对智能路由厂商说的是,别去管什么智能路由销量的高低,也别去包装什么不切实际的概念,切实提升路由的使用体验才是最实际的,智能路由市场当然会迎来爆发的那一天,但这与智能其实已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