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订单|我的收藏|我的商城|帮助中心|返回首页
虚拟现实新闻>AI>行业资讯>国内

认知度逐渐形成 可穿戴设备亟待布局

文章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4年07月16日 点击数: 字号:
在2014年美国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可穿戴设备成为展会的三大主题之一,市场对于可穿戴设备的热度再创新高。由于可穿戴设备的产品形态多样,加之其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思路和路径未完全明朗。

.

  作为在互联网背景下孕育出的新型消费电子产品,其产业生态体系和发展路径与传统电子产品有何不同?在资本市场获得大量追捧,却在产品市场得到广泛质疑,缘何“东边日出西边雨”?作为传统消费大国,我国应当如何布局可穿戴设备市场?

  市场新宠

  可穿戴设备并不是最近才出现的概念。早在1998年,精工就推出了一款兼容Windows95的智能手表Ruputer。此后,IBM、Fossil、Zypad、摩托罗拉等厂商也曾相继推出智能手表产品。但直到最近,可穿戴设备才受到众多厂商的热捧。

  2012年4月,谷歌发布谷歌眼镜,将智能可穿戴设备带入公众的视野。之后,苹果、三星等巨头,华为、索尼、摩托罗拉等终端设备厂商以及百度、360、盛大等互联网企业均开始布局可穿戴产品。大量的创业公司也纷纷进入这一市场,并得到大量风险资本的支持。

  2013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快速升温,智能眼镜、智能手表和智能手环等产品层出不穷,可穿戴设备成为IT业界公认的智能终端重要发展方向之一,这预示着智能终端的产品形态已逐渐由可携带设备向可穿戴设备演变。

  据市场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约为700万件以上,有望成为继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后全球信息技术产业的新增长点。

  同时,对可穿戴设备的消费认知度也逐渐形成。2012年美国咨询机构BIIntelligence的研究显示,仅有不到40%的美国消费者知道或者了解可穿戴设备。而到了2013年,至少有54%的消费者开始对健康监测和健身追踪的可穿戴设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赛迪智库的调查结果表明,虽然目前来看,可穿戴设备在实际销量上仍面临着叫好不叫座的窘境,但厂商却仍然趋之若鹜,背后原因可归纳为三点:一是源自用户消费需求,消费者对于移动智能终端的认知与技术的进步已经能够支撑可穿戴设备的商业化普及;二是源自行业发展需求,可穿戴产品刚刚投入市场,尽管产品还不够成熟,但其相对智能手机,能够更全面地对用户的时间碎片进行整理,并且能实现智能手机不能实现的功能,应用领域也更加多元化,市场空间更加广阔;三是源自企业发展需求,可穿戴反映了未来科技的发展形态,企业为了不被新的技术革命淘汰而抢先布局。

  布局加速

  为了抢占未来竞争的制高点,国际IT巨头纷纷涉足可穿戴领域。谷歌率先开发智能眼镜并推出AndroidWear操作系统,三星研发智能手表抢占市场,苹果智能手表虽未面世仍引起业内广泛关注,英特尔大力推广可穿戴设备核心处理器。Jawbone、Fitbit、Recon和Pebble等创新型小企业通过融资快速成长,在运动、健康等产品领域快速切入,Lively、Sproutling等创业企业通过特定人群的差异化产品开发取得突破,获得了较好的市场认可度。

  在国际科技企业加快战略布局的背景下,我国企业加速跟进,在重点开发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差异化细分市场需求,加大对可穿戴设备产业的关注和投入。

  智能手表方面,果壳电子的GEAK手表、映趣科技的inWatch、优美通讯的Omate手表、智器电子的Z-Watch相继上市;智能手环方面,百度咕咚手环、滕海视阳体记忆手环、互爱科技乐跑手环等快速抢占市场。但以上产品相比国外同类产品创新功能少,面临一定程度的同质化风险。

  赛迪智库的分析显示,相比之下,我国厂商在针对特殊人群的应用服务方面进行了更多尝试,360儿童卫士、宝宝树智能手表等针对儿童或孕妇的产品一经推出就引起了市场的关注,成为我国企业发掘可穿戴产品“长尾”效应,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有益探索。

  产业链有待完善

  当前,可穿戴设备产业正处于发展初期,产业关注度高,新技术新产品不断出现,产业创新异常活跃。然而,产业发展的日益活跃并未催生出一款广受认可的杀手级应用。

  具体来说,产品功能成本尚待平衡。可穿戴设备目前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技术成熟度不高、产品功能亮点不足。与传统智能设备相比,功能差距小,健康监测等新功能不仅成本高、其准确性也受到质疑,现阶段产品仍难以完全满足市场需求。

  与此同时,产品应用服务亟须强化。当前,可穿戴设备应用服务局限于智能手机服务和健康数据服务两大类,针对可穿戴设备用户个性化需求开发的应用很少。此外,整个产业链整合能力亟待提高,差异化细分市场也有待开发。

  问题也意味着机会,资本习惯追逐有前途的科技创新。随着智能手机竞争日趋白热化,可穿戴设备成为各大巨头对下一个平台竞争的目标。2014年3月,IT产业四大领头羊公司,英特尔、谷歌、Facebook和微软均在可穿戴设备领域加大投资。

  与欧美等发达市场融资渠道众多、巨头相继投入的状况相比,新兴市场则要谨慎得多。以中国为例,虽然资本市场对这个新兴领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对于投资却持观望的态度。一是国内研发可穿戴设备的企业大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产品以借鉴国外现有模式为主,在其框架上做一些细节上的“微创新”,未来国内产品是否会存在知识产权侵权方面的风险还不得而知。二是国内可穿戴设备的商业模式尚未建立,盈利模式也有待探索,在国内投资人眼中,这个行业还缺乏实际的变现能力。

  基于此,赛迪智库的研究人士建议,我国应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可穿戴设备发展促进计划;培育差异化细分市场,引导企业创新开发与应用;前瞻布局标准战略,注重创新成果的专利保护;创新商业运营模式,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与此同时,制造商和服务提供商则应该注重开放合作,加强生态体系合作;把握产品设计方向,注重创新成果专利保护;提高隐私保护意识,营造安全使用氛围,拓展出中国企业独特的发展路径。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