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硬件的未来 绝不是山寨
在日前刚刚落下帷幕的“2014中国智能硬件开发者大会”上,智能硬件创业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中国的智能硬件开发者齐聚深圳,其中深圳的硬件创业者和创业团队的身影也十分引人注目。深圳智能硬件创新企业欧瑞博CEO王雄辉和新我CEO高磊就受邀进行了专题演讲,分享他们在智能硬件创业中的体会。
新我是专注研发智能配饰的深圳智能硬件创新团队,最近其创始人高磊和他的团队正在准备可穿戴设备Betwine正式版本产品的发布,这款产品的测试版本已经在中国智能产品首发平台“点名时间”卖掉了1000多台。高磊创办的新我已经在深圳运营两年有余,用高磊的话来说,“已经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
今年4月,专注智能家居的深圳创新企业欧瑞博又爆出获得软银赛富(SAIF)千万级A轮投资的消息。而就在前不久,欧瑞博的智能单品智能Allone红外遥控器刚刚在众筹网站成功获得36万元的金额。一时间,深圳的智能硬件创业者受到业界广泛关注。
当下,中国越来越多创业者投身智能硬件领域,而深圳作为智能硬件产业聚集地之一,正诞生着不少智能硬件创业的“深圳样本”。
智能硬件
继智能手机之后的一个科技概念,通过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对传统的设备进行改造,进而让其拥有智能化的功能。改造的对象可能是电子设备,例如手表、电视和其他电器;也可能是以前没有电子化的设备,例如门锁、茶杯、汽车甚至房子。智能化之后,硬件具备连接的能力,实现互联网服务的加载,形成“云+端”的典型架构,具备了大数据等附加价值。
目前,智能硬件已经从可穿戴设备延伸到智能电视、智能家居、智能汽车、医疗健康、智能玩具、机器人等领域。比较典型的智能硬件包括Google Glass、三星Gear、FitBit、麦开水杯、咕咚手环、Tesla、乐视电视等。
1
“融资在北京,创业在深圳”
“当北京的团队画出一个产品图的时候,大家都会问这东西能不能筹到钱,而深圳的团队做出一个产品,大家会问能不能卖出去。”王雄辉在中国智能硬件开发者大会上这样描述北京和深圳两地硬件创业者的不同。“深圳的硬件创业者相对来说更加务实。”
当前,北京和深圳已经成为智能硬件创业的两大中心。“北京可以更好地和资本层面接触,深圳则可以加强对整个产业链的把控。深圳硬件人才多,北京在软件人才上则更胜一筹。”来自北京的一位硬件创业者告诉记者,对于智能硬件创业者来说,两地各有优劣,而智能硬件创业“绕不开”深圳。
“深圳的完善产业链使得这些小型创新者的创意能够迅速成为现实,因而深圳的智能硬件创业者的‘动作快’成为最大优势。目前正有越来越多北京智能硬件创业团队考虑到深圳发展。”她说。
深圳对于硬件创业者来说的确有吸引力。当年高磊来深圳前,曾考察了五六个城市。在开源硬件服务商SeeedStudio创始人潘昊的鼓动下,最终将团队从上海搬到了深圳。高磊最初在深圳柴火创客空间开展自己的研发,由潘昊的Seeed Studio为其提供“军火”,并提供小批量生产的服务。随着发展加快,新我后来也开始与一些代工厂进行合作,“在这方面,深圳有着丰富多样的选择”。
除了完整的产业链,深圳的优秀硬件工程师人才也是一大优势。当时困扰高磊的一个问题是二次开发,产品此前一直用Atmel的原料进行开发,但这家公司的产品只是针对创客开发提供服务,并不能用于实际生产。学设计出身的高磊希望能找到一个电子工程师,帮助其解决这个问题。这个想法在深圳得以实现—高磊物色到了一个优秀工程师加入团队,产品顺利完成了向商用生产的转变。
王雄辉则是地地道道的工科男,当年从华为出来创业,和团队研发出产品原型、采购原料,再找代工厂生产,他们的创意很快变成了产品。“绝大多数元器件工厂都位于深圳,而其他地区的工厂成熟度不及深圳。虽然富士康在北京也有几条生产线,但其产能并不如深圳。”王雄辉说,如果说深圳是以一天为单位推进产品,北京则是以一个月为单位。
王雄辉认为,深圳浓厚的创业氛围和相对低的创业成本也是吸引创业者的地方。“当初和团队在梅林租了一套三室两厅的房子,一个月房租只要1200元。”
“深圳的IT产业发展是我国整个工业与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很多龙头企业,如华为、中兴等在深圳茁壮成长。现在有许多80后也选择在深圳创业,并且成长性非常好。”在刘锦看来,究其原因,除了产业链的支撑,深圳地区活跃的民营资本也是一大优势,“深圳的创投界对产业发展的创新化、商品化起到了推动作用,对于创业者来说十分具有吸引力”。
“智能硬件创业团队和企业的不断出现和加入,使得智能硬件创新生态链越来越丰富,传统的制造业产业链结构也正在发生改变。”高磊告诉记者,为了适应智能硬件创业者的创新行为,传统制造业流水线的生产方式也正在发生改变。
在高磊看来,这使得自下而上的创新成为可能,这样的深圳也将吸引越来越多全国甚至全球的智能硬件创业者。
page
2
智能硬件创业并不“美好”
“门槛高、投入大、回报周期长,智能硬件创业成本高,很可能因为一个产品,一下就‘挂了’。”在高磊的创业历程中,他就尝过这种损失。当时团队开发的第一款健康和游戏相结合的产品,“没有人愿意买,最终损失了100多万元,团队也解散了”。
高磊当时“迷茫地在床上躺了一个月”,后来又重新组建团队,还修了精益创业的课程,重新明确研发定位和产品方向,陆陆续续又获得了几百万元的天使投资,高磊继续着自己的创业路。
王雄辉的创业团队“捣鼓”出来的第一款产品是电脑智能诊断卡,就像当年的乔布斯一样,王雄辉抱着做出来的产品到华强北去卖。一个几乎垄断了当时三分之二诊断卡市场的渠道商要求必须通过其来卖,否则就“抄版”。王雄辉为了打破这个渠道商的“垄断”,一边一家家找到这家渠道商的“下家”,一边迅速推出了3个新版本的诊断卡。
那款诊断卡卖出了十几万个,净利润200多万元,王雄辉他们掘到了创业以来的“第一桶金”,欧瑞博随后正式成立。
王雄辉前几天跟一个大学生创业团队交流,讲述了他的这段经历。“创业并没有那么美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没有一定的社会阅历和经验,有些困难很难克服。”
在王雄辉看来,一个好的团队是智能硬件创业的首要条件。目前欧瑞博团队已经有近百名产品研发人员,而在创业初始,其主要创始人由腾讯、华为等互联网企业前员工组成。团队构成“软硬结合”,既有软件开发者,也有硬件工程师,还有拿过“红点奖”的工业设计师、经验丰富的产品经理等。
尽管目前国内智能硬件领域的创业公司都偏向互联网公司,国外智能硬件公司和硬件制造关系更为密切。对于国内智能硬件的创业公司来说,硬件产品能否过关仍是关键。
高磊学设计出身,还需要软件方面、硬件方面的“大牛”,能找到理念相合的团队成员并不容易。“花了一年多时间才找到现在的硬件工程师,他说愿意加入,其实最看重的是团队的理念和方向。”
有了好的团队、好的方向,生产成本也是一个“坎”。有不少硬件创业者表示,目前软硬件方面创业最大的困难就是供应链。“智能硬件的创业涉及硬件的设计、生产、供应链管理、元器件的采购,作为一家不知名的创业公司,和世界顶级芯片厂商谈判的时候会非常困难。”
“智能硬件创业有其特殊性。智能硬件软硬结合,与软件创业相比,中间成本更高。”王雄辉说,与软件创业不同,智能硬件创业者通常需要由整条产业链来协助,而供应链则不管产品的概念,对于规模较小的创业者来说,生产成本是一座很难逾越的大山。王雄辉透露,欧博瑞在这方面花了很大力气,目前已经能做到对供应链的较好管控。
“智能硬件创业牵扯到研发、供应链管控、市场销售、库存管理等方方面面,需要有经验的专业人才、资金的投入。”王雄辉说,这些都需要学习和摸索。
3
“缺的是能让用户尖叫的产品”
曾经为大品牌做过代工的欧瑞博前不久宣布,今后将不再做OEM。因为在王雄辉看来,深圳的智能硬件创业已经早就过了复制和山寨的阶段,“智能硬件的未来绝对不是山寨”。
王雄辉认为,“硬件+云端数据+APP应用=智能硬件”,今后智能硬件的真正价值还是软件和服务,硬件只是载体。因而,找到用户的“兴奋点”,打造以用户为导向的产品是赢得竞争的关键,而当前智能硬件“入口”之争在他看来并非最需要考虑的问题。
“目前缺的是真正让用户尖叫的产品。”王雄辉说,循着这个思路,欧瑞博提出微智能的方向,将产品线也进行了战略布局—“智能家居单品+智能家居系统+智能家电云服务”。
曾经赴日留学学习人工交互的高磊则认为,智能硬件创业者必须真正面对自己,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东西。新我的Betwine就是他一直想做的一个产品。这个可穿戴设备是一款把手环和电子宠物养成游戏结合到一块的产品,好朋友和亲人之间可以通过新我互相提醒,预防久坐,主打“情感沟通”牌。高磊说,今后新我也仍然会遵循这样的大思路,推出具有竞争力的单品。
前不久,欧瑞博获得软银赛富(SAIF)千万级A轮投资,引发业界关注。但在王雄辉看来,目前智能硬件也是投资机构比较关注的热门领域,“好的项目一定不怕没资本的关注。硬件创业团队本身就应该具备实现盈利的能力,而不是烧投资人的钱。”
“对于新我来说,今年6月份是一个比较好的引入投资的节点。而在这之前,新我希望通过Betwine来进一步摸清市场。”高磊也表达了同样的看法,在他看来,投资机构的投资对于智能硬件创业者来说是“锦上添花”的东西,而在创业初始阶段,其实不一定需要大量的资本进入,只需要少量孵化基金支持。
“过去十年,人们在互联网里做了前所未有的创新和发明,未来十年,这些创新和经验会扩散应用到现在现实世界里,包括智能硬件、O2O。”长尾理论的作者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曾这样断言。如今,苹果、谷歌、三星等国际主流厂商都开始关注智能硬件,并提出自己的产品规划路径。如果智能硬件真的是互联网的下一个十年,顺势而起的深圳智能硬件创业者或许也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