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科学家改善智能冰箱系统:自动识别物体
但韩国高等技术学院的托马斯·桑德霍尔姆(Thomas Sandholm)和他的同事却希望改变这一现状。他们开发出了一套名为CloudFridge的系统,希望改善智能冰箱的各种不足,从而在消费科技市场为其赋予应有的地位。
当他们在1990年代首次构思这一理念时,是希望利用智能冰箱彻底改变我们与食物之间的互动方式。当时的梦想是利用这些设备来监控我们放入和拿出冰箱的各种食物,然后在食物减少时发出警告,甚至直接采购替代品。
但这一梦想始终没有实现。桑德霍尔姆表示,主要的问题在于,智能冰箱需要用户输入太多信息。例如,很多智能冰箱都要求用户在把食物放入和拿出冰箱时逐一扫描条形码。
当然,失败之处不止于此。虽然有人开发出了RFID(无线射频识别)扫描器来追踪食物使用量,但事实上,几乎没有什么食物会使用RFID标签。还有一些系统则可以通过冰箱门的开关次数来判断使用频率。这款产品同样需要配备距离传感器来探测是否有东西被拿出或放入冰箱。然而,这种系统同样失败了,因为它无法判断具体的食物或物品种类。
智能冰箱的历史虽然并不算短,但却迟迟没有得到应用,这充分体现出科技在便利性和实用性上面临的尴尬。
桑德霍尔姆和他的同事认为,他们可以通过一套能够学习和改善用户体验的原型系统改变这一状况。“我们希望通过评估真实的用户感受来推动这一领域的创新。”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们开发出了一款具备三大优势的新型冰箱。首先,这台冰箱融入了一套物体识别系统,无需用户参与便可判断用户往冰箱里放入或从冰箱里拿出了什么东西。
这一功能的关键在于获得了谷歌(1122.98, -7.20, -0.64%)的帮助。桑德霍尔姆团队开发的冰箱内置了一颗网络摄像头,每当有东西放入或拿出冰箱时,摄像头便会将图片发送到谷歌的图片搜索服务。
第二项优势则是通过传感器测量物体在冰箱内的位置。
最后一项优势是通过一组红色或绿色的LED来高亮冰箱内的物体,从而引发用户关注。这些物体可能是需要及时替换的,也可能是快要过期的。这款原型产品的结果有望远超之前的智能冰箱。
桑德霍尔姆团队已经开发出了多款与该原型产品配合使用的应用。其中一款名为CloudFridge Take Out的应用,可以通过语音指令轻易寻找冰箱内的物品,并利用LED高亮该物体。桑德霍尔姆团队表示,该应用还可以高亮特定菜单中的所有物品,从而确保用户拿到所有合适的食材和配料。
“我们还计划增加社交功能,以便与好友分享冰箱里的内容,或者对比口味,以便利用社交渠道和集体智慧获得推荐。”他们说。
其中最大的问题显然是物体识别。即使有了谷歌图片搜索服务,仍然需要长达5秒钟才能分析特定图片并返回结果。即便如此,该系统的准确度仍然无法达到100%,仍会经常出现难以识别的情况。
桑德霍尔姆的团队已经在测试中碰到过这种情况,这也导致新系统的实用性受到限制。
物体识别技术将会逐步改善,而桑德霍尔姆和他的团队显然已经迈出了正确的一步,只不过,真正的智能冰箱短期内恐怕还是无法走进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