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智能电视产品当成平板你就输了
争夺客厅的“战争”越打越酣。就在这个9月,小米、创维、阿里、TCL、爱奇艺、乐视、同洲电子……不管传统厂商还是互联网企业,打着合作的旗号也好,准备独木成舟也好,都向世人宣布,“真正的互联网电视来了”!不过,真正的互联网电视来了吗?
严格意义上,第一个真正吹响向互联网电视(或者说智能电视)进军号角的企业,是联想。在2012年的CES上,联想发布了全球首款运行Android4.0的电视机。由一个传统PC厂商来做这件事,恰恰说明互联网电视想解答的一个问题:未来它到底是个电视还是个大平板电脑?从销量来看,这个问题联想似乎并没有回答好。
有趣的是,互联网企业们在面对这个问题时,有着不同的答案:乐视说要“颠覆”这个产业,爱奇艺笑了,“几万台销量能颠覆4000多万台的市场吗?我们要合作。”但无论“颠覆方”还是“合作者”,所推出的互联网电视仍然是将PC、手机里有的内容:视频、应用等等“填”进电视里,改变什么了吗?没有。
互联网电视注定不会是一个大平板电脑。触摸,对于摆放在客厅中的电视而言,并不是人机交互的好方式。如同当年乔布斯用iPhone的触摸屏改变了整个智能手机产业那样,电视,需要的也是交互方式的革命性改变。
《黑镜》中,生活在虚拟世界中的bing所面对的电视墙,可以随手用手势操控,并且变幻成各种虚拟场景,每个电视机前的人在虚拟的空间——“选秀大会”上由一个虚拟人物替代,但动作表情完全来自电视机前的观众,这或许是未来网络电视应用的一种场景:电视,需要的一定是空间和距离,以及使用者在此基础上的互动。
在目前可想象的空间里,像三星S4那样的手势感应,应该是电视最理想的交互方式,不必走到电视前,却一样可以达到触控屏幕的目的。但已有采用手势感应的智能电视,大多可以完成开、关、放大、缩小等简单的动作,你要玩赛车?哦,这个难度太大了。或者说,智能电视需要的不仅仅是手势感应,而是全方位感应,在主人允许的情况下,声音、面部表情、手势、眼睛,甚至体温,都可以成为被感应的对象,然后据此做出分析主人的需求是什么。
当然,在尚未有完美的交互方式出现之前,遥控器仍然是电视最好的伴侣,也是目前互联网电视厂商最有文章可做的产品。
传统遥控器大多通过红外与电视机相连,而新出的几款互联网电视都加入了蓝牙和2.4G无线。这好比让电视和遥控器之间的通道从省道升级到了高速公路,类似互动游戏、体感等数据量较大的传输均可完成,也让遥控器功能有了更大的扩展空间。
另一个目标应该是让遥控器变少。小米电视、TCL爱奇艺电视在遥控器上做的文章,是让直播和点播一体化,用一个遥控器控制所有的盒子。这的确是个“硬需求”,但直播资源目前控制在地方广电运营商手中,大大小小数百家散落在全国各地,一个遥控器背后要做的事情可能是繁锁的谈判和匹配,而类似的合作,有可能出现各种变数,不是所有地方的用户都能获得同样质量的体验。
AT&T正在做的一件事情,让互联网电视交互性有了更深层次的含义。三星最近在美国确认,将在电视中加入4G芯片,而AT&T也正在部署LTE广播视频网络。所谓LTE广播视频网络是指,LTE可以将它的每一个基站变成一个发射塔,每个基站都可以利用它的频谱播放不同的内容,当然同一个基站覆盖范围内用户收到的信息是相同的。这并不简单意味着电视可以利用移动网络上网,它更可能将未来电视间的互动和内容的播放,更小众、更精准、社交性更强。
其实,对于现在进军互联网电视的企业来说,“占领客厅”是一个过大的野心。真正的互联网电视,需要改变的不仅仅是电视本身,而是整个互联网产业、通信产业、广电产业之间的生态关系,以及由此带来人的生活方式的变化。一己之力,难以颠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