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订单|我的收藏|我的商城|帮助中心|返回首页
虚拟现实新闻>AI>行业资讯>国际

从实际体验出发 智能秤还需要提高些什么

文章来源:腾讯数码 作者: 发布时间:2014年08月11日 点击数: 字号:
如果说在传统的健康类数据中有哪个真的有意义被搬上智能手机,我想无疑是身高体重了,小时候人人都在门边画身高,长大了就更关心体重,减肥的人每天在冰箱上贴上今天的体重,要当妈妈的人每天记录下自己和宝宝的变化。比起每天走了多少路,睡了多少觉,体重显然更值得被记录,这也许就是智能秤始终挤在智能产品第一阵营的原因。

  人们总是不知足,仅仅把体重记录在手机上并不能满足我们,于是各家厂商也都搬一些其他的数据来智能秤上,我最近在用的两款,来自Withings的Smart Body Analyser无线体重秤和国产的云悦RyFit电子秤就都有些体重之外的数据监控,但是却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风格。体验了这两个产品一段时间后,我觉得两款设备都还与理想的设备有一定差距。

  差距一:基础运动还是专业健身?

  两个称的设置都非常简单,下载应用后按照步骤来就好,造型也都很基础,并且长的很像,不知是不是玻璃表面+导电镀膜的秤只能做成这样。两个产品都是用AAA电池,续航暂时来看都不错。两个产品都是与手机通过蓝牙连接,Smart Body Analyser设备内本身可以储存一定的数据,每次打开App会把之前的测量数据同步进手机,而RyFit则是要秤和手机连接后测量,数据也是直接同步进手机,查看很方便。两个设备也都支持建立多个家庭成员的帐号,并且在体重差异大的情况下都可以通过体重判断是谁在称量。从基础功能的角度讲,这样其实就够了。

  Smart Body Analyser的显示更简单直接,能测量的内容包括体重、心率、脂肪量,同时还有室内空气的温度和二氧化碳含量,这几个简单的数据对于在室内运动的人来说算是比较有效的提示,所有数据也都可以记录在Withings App或者其他可以连接的App上(比如UP)。可以说Withings的这款产品所提供的数据都是给一般人看的基础数据,稍有点健康常识就可以读懂。

  

从实际体验出发 智能秤还需要提高些什么

 

  RyFit则是直接瞄准了甩肉帮们,除了体重之外,还能给出的身体水含量、体脂率、基础代谢率、皮下脂肪、身体年龄等一大堆的数据,作为一个非专业健身人士,我每次看到这些数据都感觉云里雾里的,不过我问了以为热衷于减脂的妹纸,人家倒是能讲的头头是道,不过她同时告诉我,这些数据其实都可以根据身高体重年龄推算出来。厂家的解释证实了这位妹纸的说法,这些数据的确是通过用户填写的身高信息,配合测得的体重、称的表面导电镀膜获得的基础数据估算得出的。这种估算方式在健身圈的实际认可度我就无从考证了,不过于一般人好像也没什么必要知道,说这些数据是给专业健身人士看的也不为过。

  

从实际体验出发 智能秤还需要提高些什么

 

  两个应用也大不相同,Withings一打开就是数据曲线,呈现了这段时间的体重和心率变化,由于Withings的健康类产品很多,应用的菜单也相对复杂一点,可以整合所有产品数据。RyFit的应用呈现相对简单,打开是上次测量的一大堆数据,显示了各项数据是否在标准范围内,曲线则是在二级菜单中。

  这两种显示方式其实都属于“简单粗暴”,是“我有这些数据,便罗列给你看”的思路,纠结于又要给普通用户看,又要给专业人士看的尴尬中。事实上用户可能对其中的个别数据更感兴趣,这一部分应该允许用户定制。另外,账户信息的共享也是可以考虑的提升,比如仅关注减肥的小白们只要看到体重就好,与他共享账号的健身教练则可以看到其他指标并提醒他对自己的生活方式进行调整。

  差距二:准确性有待提高

  其实称嘛,再怎么智能如果不准也就废了,从我这段时间的使用中来看,首先两个秤给出的数据从来没有一样过,虽然都是放在同样的地面上,有时候能差3公斤左右,我又综合了体检时的体重,感觉恐怕RyFit的这项基本功恐怕还得再练练,测量值会比实际体重低一些,虽然看着高兴,但是确实是个大问题。

  另外两个称都是玻璃表面+特殊镀膜,所以如果表面脏了,数据也会收到影响,比如Smart Body Analyser的心率无法测量,比如RyFit的体重之外的数据会有些漂移。

  除了基本测量的准确性,提醒功能的精准性也很重要。毕竟减肥人群是主要的目标用户,俩产品都有一些配套的减肥策略,比如设定目标体重、目标时间,然后两个App上都会把你的目标化整为零,告诉你每天大约要消耗多少卡路里,并且都安排了一个“健康生活时间线”,Withings可以设定到时间提醒你跑步、喝水、吃水果等,并且这些时间都可以自己调整;RyFit则以一条动态时间线在应用中展示。个人比较喜欢Withings的提醒方式,不过我并不觉得这样就有助于减肥了,因为两个产品给与的提示都太简陋了,仅仅是针对所有人的“该做的事”,而没有针对个人的调整。

  差距三:给我数据不如给我方法

  如我之前所说的,我认为能用手机方便连接、记录体重变化的智能秤是绝对有生存空间的,但既然想加入更多功能,那现在这样就远远不够了。我用过不少专门的减肥类App,做的比较好的都可以根据每个人的生活习惯进行定制。智能秤做这个工作有先天的优势,因为用户可以减少手动记录的步骤,而且各种曲线和一些可计算的身体指标都能自动得出,这是需要减肥的懒人们的福音。

  

从实际体验出发 智能秤还需要提高些什么

 

  然而我实在忍不住想问,给我这些数据,到底是干嘛的,我需要的不是生硬的名词解释,而是告诉我,如果这项不正常,我要怎么让它正常,教给我方法才是核心。

  比如在我设定目标之初,或第一次测量时,应该有个健身计划参考,告诉我如果想要达到目标,每天需要跑步多久、骑车多久、喝多少水、吃多少东西以及什么东西不能吃。在我的某项身体指标出现问题的时候,应该能提醒我最近要加强运动或是多睡觉或是少吃含油脂的食物。这才是我想知道的核心,一大堆普通人根本看不懂也懒得搞懂的数据其实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

  总结:虽不完美但也有用

  虽然智能秤还没有达到我所盼望的程度,但我依然觉得从基础的体重记录角度讲它们还是很有用的,比如我给上小学的外甥和正在减肥的闺蜜试用的时候,他们都认为智能秤让他们的记录变得简单了很多。而就我在用的这两款设备而言,Smart Body Analyser的测量精度、速度、同步方式和应用都更好用一些,RyFit则还需要更下功夫才行。不过Smart Body Analyser目前在苹果官网售价1248元,RyFit的京东售价则是469元,这样一来使用上的差距貌似也可以接受了。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