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设备遍地开花 只是“看上去很美”
10月29日,一直有传言要推出智能手表的奇虎360,出人意料地推出了针对儿童安全市场的智能手环产品——“儿童卫士”。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祎在发布会上不改其“大炮”的个性,一张嘴就炮轰竞争对手:“智能手表很酷、很有趣,但不实用。我们不想做那样的产品。”此前,三星、索尼、高通、酷派和果壳电子等国内外公司推出了各自品牌的智能手表。而依据周鸿祎的介绍,“儿童卫士”手环具有定位、单向通话、安全区域预警等功能,产品计划在12月份发售。
微妙的是,就在同一日,奇虎360在搜索市场上的第一劲敌——百度公司正式上线可穿戴设备网站,其中“咕咚”健康手环和inWatch One两款第三方生产的国产可穿戴设备出现在商品区。
国内互联网企业的热情之所以被点燃,与可穿戴设备的发展前景和科技巨头的带头不无关系。美国“互联网女皇”玛丽·米克尔曾在她的《互联网报告2013版》中也多次强调可穿戴设备的广阔前景,并对此进行了大篇幅的阐述。另外,谷歌的智能眼镜、苹果智能手表iWatch,无论从产品设计还是产品理念,都非常炫酷,引起行业快速跟风。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一些专业人士看来,智能可穿戴设备仍存在功能定位尚不清晰、数据安全、电池减耗等问题,与产品大规模商用化还有不小的距离。
互联网扎堆可穿戴设备
据360公司副总裁沈海寅介绍,360“儿童卫士”内置专业级的GPS芯片,家长只要在手机上安装一个APP,就能随时知道佩戴该手环的孩子的位置,并能查找孩子在某段时间内的移动轨迹。此外,手环具备的通话和录音功能也让家长可以随时拨通手环,听取到孩子周围的声音。
据本刊记者了解,这款手环佩戴者定位于3至13岁的儿童,是由360和手机制造商优美通讯合作研发。由于手环不带有安卓等智能操作系统,与手机之家通讯采用数据传输,正常使用每月流量在20M至30M之间,并不会耗费很大的流量。但与其他可穿戴设备一样,“儿童卫士”电池的续航能力也较弱,仅可维持1至3天,因此,充电问题仍待解决。
周鸿祎表示,智能手环是手机卫士团队的想法,之前的360随身WiFi则是手机助手团队的主意。他甚至表态,360公司所有产品的研发团队都可参与穿戴设备的研发。分析认为,这一说法体现了周鸿祎对于智能设备的支持和开发的心态。
实际上,不只是360,在移动互联网上广泛布局的百度早就涉足该领域,进行精耕细作。
今年6月,百度联合咕咚网于推出一款名为“咕咚手环”的智能可穿戴设备。该手环是一款运动健康设备,主打“运动状况提醒”、“睡眠监测”、“智能无声唤醒”三大功能,可记录佩戴者消耗的卡路里、行走距离等,并能通过与百度云结合,将相关数据实时上传。百度相关负责人表示,咕咚手环的研发、生产、销售均由咕咚网主导,百度云提供了大数据量处理、安全存储等技术支持。
另外,深圳的映趣科技推出的inWatch One也采用了百度的云服务,它引入了图像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等技术。
据媒体报道,百度组建了一支覆盖硬件、软件、云服务的团队,试图进行可穿戴设备的研发。并且,百度在可穿戴设备领域申请了数十项专利,这与可穿戴设备的应用前景相一致。据了解,目前可穿戴设备对应的行业应用主要包括:工业、健身与运动、娱乐、医疗与健康,其中健身与运动、医疗与健康两个细分领域的可穿戴设备商用前景被看好。而根据百度新上线网站的简图推测,百度很可能在未来推出智能手表、手环、电子秤等设备,正是属于热门的可穿戴产品。依此情形来看,百度或将在可穿戴设备上“大有作为”。
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12-2013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研究报告》显示,预计到2015年中国市场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将超过4000万部、市场规模达114.9亿元。Credit Suisse的一份报告也显示,时下可穿戴领域已催生了30亿—50亿美元的商机,而在未来两三年,该数据可能飚涨至300亿—500亿美元。
庞大的市场规模正吸引着各个领域的厂商的涌入,可穿戴设备在中国也可谓是全面开花。早在今年6月,盛大就推出了GEAK智能手表和GEAK魔戒。此外,小米科技和华为等公司也先后传出将推出相关产品的消息。
page
定位不清晰、技术存短板
一方面是公司在积极行动;另一方面却是市场迟迟未见动静。相反,唱衰可穿戴设备的声音在近日频频出现。
根据国外科技网站Geek的报道,在百思买商店,三星Galaxy Gear智能手表的退货率高达30%。Geek网站表示,三星公司已经派出多名销售人员,试图找出消费者对Galaxy Gear如此不满的原因。分析认为,Galaxy Gear退货率高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该智能手表所支持的设备过少,Galaxy Gear在发布时仅兼容三星Note 3和Note 10.1。
不过,国外有分析人士指出,无论出于怎样的原因,如果Galaxy Gear果真存在如此高的退货率高,这对于当下非常火爆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来说无疑是泼了一盆冷水。
其实,自可穿戴设备推出以来,一些问题就一直受业内质疑。中信证券(600030,股吧)电子行业研究员张帆认为,作为新兴领域,智能眼镜、手表等产品的功能定位尚不清晰,且面临隐私保护、电池减耗等技术短板,近期可穿戴概念股的短期暴涨不排除是机构和游资的炒作。
一名IT发烧友向《IT时代周刊》透露,他目前用的智能手表,虽然能够接打电话、确认日程安排、查看天气以及设定闹钟等,但这些功能都不是无可替代的需求。而较让他烦恼的是,部分应用的功能还要与智能手机的配合才能使用,使得智能手表沦为智能手机的“附属”产品。
更为甚者,像智能手表、手环之类的产品,更多的是一些极客、发烧友在尝试,还未得到普罗大众的认可。在传统的消费观念中,手表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花费几千元或万元以上的购买高档手表的人群,大多是商界、政界等高端消费者,但智能手表暂时不能给他们带来身份的象征。并且,在庄重的场合也不适合戴上时尚的智能设备。
而隐私问题也成为人们的心头之刺。以运动健康设备来说,穿戴者锻炼和睡觉习惯等个人隐私信息是否会被厂家收集,或者被出售给保险(放心保)公司等第三方机构。对此,消费者心里尚有疑虑。就连科技巨头谷歌推出的智能眼镜,也一度遭到质疑。一些女士表示,“他们戴着眼镜在楼梯、办公处走来走去,谁知道他们在拍些什么。”
另外,电池也成为一大短板。由于这些设备的体积比智能手机更小,受限于产品体积,电池容量也就更小。今年9月初,三星在德国柏林首发的智能手表,其电池的正常使用时间为24至25小时,如果各项功能都频繁使用的话,电量几个小时就耗光了。而如何解决电池问题,业界暂时还没有更好的办法。
产业链尚未成熟
在一些消费电子行业的专业人士看来,可穿戴设备行业复杂且系统性,若想在此掘金,需要整条产业链配合操作。但当下,这个行业普遍存在产业链脱节、未能形成闭环的问题。
神念科技是一家脑机接口芯片方案解决商,该公司基于芯片产品,可以检测到人的脑电波、心电和其他生物信号,并将其转化成机器可以识别的数字信号,实现人机交互。这家成立于美国硅谷的公司,2010年在中国无锡设立办公室,希望能在中国大展宏图的他们,也遭遇了冰冷的现实。
据媒体报道,神念科技在这3年多以来合计接洽的厂商超过200家,最终能推出产品并坚持下来的厂商,寥寥可数。该公司与海尔合作失败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2011年初,神念科技与海尔集团尝试合作开发基于脑波控制技术的互动电视。但在合作中,双方发现各自的出发点不同,海尔集团希望做到智能控制,比如提供意念控制转换频道的功能等。神念科技则意在实现智能反馈,做成互动游戏的辅助产品。
依据海尔研发部工程师黄橙回忆称,神念科技当时能提供的脑机接口解决方案理论上很不错,但现实中仍存在短板,比如其解决方案比较适合以互动为基础的生物间的反馈,而非基于脑机接口基础上的智能控制。他举例说,看电视是个轻松、享受的过程,而戴着智能头箍看电视却有点受罪的感觉,甚至几乎不可接受。
因此,双方的合作最终夭折。对于神念这样高科技的公司来说,尴尬点在于:它无法整合产业链,导致相关产品难以批量化生产。
同样的问题也在困扰着国内的其他创业公司。映趣科技曾与百度联合推出智能手表inWatch,该公司创始人王小彬曾表示,可穿戴设备的最大价值在于构建独立的生态链和全新的硬件入口,理论上可能催生另一家苹果公司。因此,映趣科技也尝试将智能腕表生态链独立,但作为一家创业公司,并没有足够的财力、技术能力和品牌影响力来单独构建生态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