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订单|我的收藏|我的商城|帮助中心|返回首页
虚拟现实新闻>创客>新闻资讯>行业新闻

世界首个VR+AR产品:Impression Pi的机会与挑战

文章来源:智云 微信号:VR产业人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3月14日 点击数: 字号:

印象湃

VR:完全虚拟世界,沉浸式体验,虚拟交互,与真实世界隔离。

 

AR:真实世界叠加虚拟元素,无沉浸式体验,半真实半虚拟交互。

 

仅仅在几个月前,大家还会把VR(虚拟现实)与AR(增强现实)当做两个不同的产品,因为他们基于不同的技术,有着不同的特性和应用方向。但从今年开始,一切都不同了。VR与AR开始产生交集。

 

譬如深圳Caputer公司推出的Seer AR头显,提出了沉浸式AR的概念,其100度视角大大超过目前其他AR产品。而诸如Gear vr这样的VR产品,则在硬件端改良,试图让体验者不要那么与现实彻底隔离。

 

Google的首席游戏设计师Noah Falstein提出“变形现实”(TransmogrifiedReality,简称TR)概念,它是目前所有不同科技,包括VR、AR、头显、快速芯片/处理器等集合的高科技产物。Google将之命名为Project Tango,其采用三个不同相机来测量真实环境并建立3D模型,然后结合VR/AR头显,让用户体会到真实与虚拟交汇的世界。在刚刚结束的旧金山游戏开发者大会GDC 2015上,Project Tango进行了展示,目前也已经出现在开发者手上。

 

同在这次GDC上,由一群中国人创立的硅谷公司凌感科技uSens发布了一款具有开创意义的移动头显产品——Impression Pi(中文名:印象湃)。

印象湃

uSens的Impression Pi

 

与现有的VR或AR产品最大不同之处在于,Impression Pi同时集合了VR与AR的功能。其技术的关键点是在设备前端集成了一个“一头三用”的Camera Sensor Module:

作用①:像Oculus Rift DK2配备的摄像头那样,提供平移检测(可识别出由内向外的位移检测);

作用②:通过另一套算法实现三维手势识别,使得Impression Pi具有类似LeapMotion这样的手势识别功能;

作用③:实现三维摄像,帮助设备通过视频透视式原理实现AR功能(Google眼镜和微软HoloLens是基于光学透视式)。AR应用的运算处理是通过Impression Pi自带的芯片来完成。

 

凌感科技创始人之一时博士认为视频式AR的效果要比目前光学方案的AR产品好,“现在没有任何一个光学方案能达到可以接受的效果”。

 

Impression Pi的VR功能有两种解决方案,第一种方案是与手机结合使用的移动VR(Empower版本),可支持安卓、苹果手机。连接方式与通常的移动VR产品有所不同,存在数据接口连接。关于为什么要选择移动VR方向,凌感CEO安莉认为“PC端有Oculus已经足够”。第二种方案是内置屏幕和安卓平台的一体机(Master版本),据笔者所知,国内现在也有一些团队正在从事VR一体机开发。

 

根据笔者的分析,Google的Project Tango是利用三个布置在不同位置的摄像头来完成某固定区域的实景采集和用户身份/位移识别等功能,然后再利用芯片添加其他虚拟元素并与实景图像合成后输出,其间会涉及到与多个VR/AR设备的交互。而Impression Pi的解决方案有点像是Project Tango的简化版,即利用一个摄像头来实现实景采集和用户定位与位移识别,暂时并不涉及多个用户的身份识别。但Impression Pi的优势在于其AR的内容有可能与VR内容直接产生交互,Project Tango实现起来则会非常麻烦。

 

从这一点来看,Impression Pi也算是一款符合TR概念的产品。

 

TR:真实世界虚拟化,沉浸式体验,半真实半虚拟交互。

 

即使在VR应用和AR应用都还不成熟的今天,这种融合产品的意义也是显而易见的。

 

第一,VR与AR推广成本降低,这意味着用户拥有一个产品,即可获得双重体验。

第二,相关应用的范围更加广泛,方式更加多变。

第三,VR与AR应用产生交集,有利于开发技术的成熟和标准化统一。

 

那么,VR+AR的TR产品,是否能够取代单纯的VR或AR产品?

 

笔者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基于应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TR只会成为与VR和AR并存的一类产品。

 

深度应用的VR产品肯定会单独存在,它能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VR体验尤其是游戏体验。应用方向独立,相关技术人员才能专心为此类产品作开发;相关特效和技术标准也才更容易成熟并诞生成熟的内容。

 

单独的AR产品也会因同样的原因而存在,再加上光学方案的AR在清晰度方面更有优势,一旦技术更完备,光学AR产品必然会被市场和用户认可。

 

那么,类似Impression Pi这样的TR产品,其应用前景是怎样的呢?

 

其一,大众市场。让一般用户既能体验到VR,又能体验到AR。主要针对Empower版本和Starter版本。

 

其二,特殊应用。即需要在VR与AR方面进行切换的应用领域,包括电影、部分游戏、行业培训等,主要针对Master版本。

 

Impression Pi在产品设计方面采取了非常灵活的方式。除了前面提到的Empower版本(售价249美元)和Master版本(售价359美元),还有Starter版本(设备不带芯片),芯片也单独对外销售。从价格来看,不比三星的Gear vr或Oculus DK2便宜,但考虑到产品集成了AR功能,还支持手势操控(精度、响应速度尚不得而知),集成度很高,价格方面尚能接受。

 

从3月13日开始,Impression Pi启动了在Kickstarter上的众筹。

 

不过,Impression Pi即使兼顾了VR、AR两个领域,但其面临的主要问题仍然是内容方面。如果没有好的应用,用户也不会买个硬件回来装酷。而目前已有的VR或AR内容即使再好,也并不能发挥出TR的特性来。换句话说,ImpressionPi短时间内还是只能看作是一个VR或AR产品。

 

另一方面,Impression Pi在VR方面依赖手机(Starter、Empower)或安卓系统(Master)实现,其成像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三星的Gear vr为何效果好,在于其操作系统层面也有强大支撑。移动VR若想赶上Gear vr,同样需要获得系统底层以及硬件性能支持。

 

从这两点来看,Impression Pi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Impression Pi研发团队领头人费越博士制作了世界上第一个基于Windows的虚拟三维交互系统软件Cube,其曾先后任职诺基亚、摩托罗拉、松下、Amazon等,与凌感科技CEO安莉硕士是贤伉俪(高科技夫妻店的节奏啊~)。另外两位合伙人也都拥有着相关科技的从业经历和博士学位水平。从这一点来看,硅谷创业团队果然要比国内更具技术优势。

来源:智云 微信号:VR产业人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