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技术:CCTV 3D频道的3D节目是如何制作的?
广播电视是一个节奏很快的行业,时刻要求推陈出新,而且需要能及时高效的处理海量的视频素材,所以3D网络化、协同化、简易化制作是一个必须要完成的命题。目前,3D立体影像的制作主要分两种类型,第一种是使用两台摄影机或单机双镜头的摄像机拍摄的左右眼影像,第二种是通过2D-3D转换技术对2D影像进行数字处理,制作出左眼及右眼用影像。
2010年广州亚运会期间,国内首次尝试用3D进行拍摄、制作和转播,开创了全球国际大型综合体育赛事3D电视系统技术应用的先河,在中国和亚运会历史上均属首次,而SQ800服务器制作系统的稳定和操作的便捷性也给其转播带来了可能。在2012年,Quantel的SQ800立体高清制作系统不仅为中央电视台3D频道的正式上线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而且高质量的完成了央视春晚创办30周年——龙年春晚的立体制作,丰富的舞台背景、色彩绚丽的歌舞、杂技、魔术通过3D的立体效果完美的展现给了观众。
Quantel是如何制作3D内容的?
1.3D节目收录
在sQ Record工作站控制下同时录制3D(左眼和右眼)两路高清素材到sQ服务器中,每路高清使用编码方式为AVCIntro 100M码流记录,并自动创建一个H.264浏览副本(可以在编辑线上做精确到帧的编辑)。
在立体3D的输入端口,可配置成自动翻转在支架拍摄时被颠倒的图像,这样可以节省时间,不再需要在编辑时手动翻转图像的过程。采集完成后就会在SQ服务器的文件夹中显示出一个新的立体素材图标,而且能达到边采集边制作的速度。
2.3D节目粗剪
当把3D素材放在编辑线上,我们可以快速的挑选镜头并进行简单的剪辑工作,不同与2D制作的是在此同时必须对每个挑选出的镜头做立体修复,使左右眼画面能够良好的匹配。
3.3D节目精编
做完粗编的剪辑线需要进一步对镜头进行完善:调整立体焦平面位置、双眼画面同时调整色彩(多级校色)、立体合成、立体字幕制作等等,这是做出能让观众长时间观看的健康视觉立体的必要步骤。
4.3D节目输出
节目做完后可以通过两种途径输出:一种是用sQ Player工作站控制同时输出左右眼两路节目,另一种是通过精编工作站直接控制输出两路视频节目。
以上是在网络化制作的整体流程,而在3D制作中的基础是“online”,也就是在线制作,制作人员一定要带着眼镜看着3D画面来完成。当然一个站点的工作吞吐量十分的有限,而多人的协同工作就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晚会或体育赛事的转播任务,所以素材共享在网络制作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Quantel 3D制作工具组
1.左右眼色彩匹配
无论是一体机还是分体机拍摄都会存在两眼画面色彩不统一的问题,在制作时首先需要进行颜色匹配,在Quantel的3D工具组中只要点击自动色彩平衡键即可。
2.左右眼形状匹配
当用分体机拍摄时,需设置能以调整光轴的方式固定两台摄影机的“Rig”台架,一旦调整出现误差就会形成谬之毫厘差之千里的结果。Quantel的3D工具组也提供了自动修复工具,它能够自动比较左右眼画面的像素误差来修复画面。
3.焦平面的调整
在拍摄时因时间、位置、焦距等等因素的影响,前期没有精确的定义焦平面的位置而使画面达不到导演的要求,在后期能够通过Quantel的3D工具调整左右眼画面间距来重新定义焦平面。
4.3D效果参考图
做3D制作时最费时间的就是3D效果的调整,如果光凭制作人员的经验是不准确的,而且制作效率会极其低下。Quantel的3D工具提供了3D的效果参考图,让制作人员可以准确判断画面的3D属性。
当然,用摄像机直接拍摄和通过2D转3D处理,这两种3D技术都有其优点也有其不足:
第一种画面质量能够保证为全分辨率的高清,3D的景深效果明显、色彩丰富、中间灰阶层次细腻,但拍摄调整时间长,需要反复测试摄影机的运动走位、符合3D拍摄的灯光照度等一系列的要求使得拍摄进度缓慢。
第二种2D-3D转换技术需要将2D影像的各部分嵌入3D的计算机图形(CG)空间中。要制作出比较协调的自然3D影像,一般需要进行名为“Roto”、由数百人手工操作的大规模调整工作,制作成本比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