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3D内容瓶颈 打通3D产业链条
——第九届中国国际立体视像论坛暨展览会4月深圳召开
为促进我国3D电视和产业的健康发展,国家广电总局于2012年1月1日上线试运行3D电视试验频道,此举为3D产业的整体发展带来重大利好。就目前3D频道的运营状况来看,3D频道内容目前提供:《舞蹈世界》、《健身舞起来》、《世界杯足球赛》、《3D乐园》、《锋速战警》等十余套有限的3D节目,远远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3D产业当前的情况是“有路没车”,影视内容亟须量的积累。3D内容短缺成为3D电视频道普及和收视飙升的主要障碍。为此,“突破3D内容瓶颈,打通3D产业链条”成为时不可待的3D产业发展方向,即将于4月10日-12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的第九届中国国际立体视像论坛暨展览会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为期两天的研讨。
3D内容亟需与时俱进
贯穿于3D整条产业链的主要包括内容制作、编解码、内容存储和传输和终端显示几大方面。终端显示早在2010年就异军突起,各大厂商群雄逐鹿,纷纷推出3D电视整机和3D可行性解决方案,而与之相对应的是3D内容制作却一直迟迟滞后。终端显示的技术飞速更新,产量和销量规模空前,3D内容端却没能同步成长,直接导致产业失衡。所以,3D频道虽然顺利开播,但是3D频道的正常运营需要相对稳定的内容来源作为支撑,如果只以零星的3D风光片和戏曲欣赏节目为主要内容,观众大可在电影院或各大剧院满足体验。
因此,要全面推动3D产业的发展,应该尽可能平衡整个产业链的建设,将更多的注意力和资源集中在产业链的前端。从某种角度讲,3D内容制作拥有不言而喻的发展潜力。集中更多注意力在3D内容制作方面能更好地推动3D产业发展,促进行业稳定和腾飞。3D频道的开播直接刺激3D影视内容的制作、带动3D内容的发展,并拉动终端3D电视机的进一步普及推广,最终将带动3D产业的整体发展。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建议终端厂商在注重3D技术研发和更新的同时,在3D产业前端投入适当精力,一方面促进产业链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整合自己在整个3D产业的综合资源。
3D商业电影发展现状
进口3D大片带来的票房甜头,让国内的电影人试水3D商业电影的制作。2011年底 《龙门飞甲》一举扭转了国产3D电影的票房局势。我们感谢徐克导演带给我们一双看世界的翅膀,让我们看到国产3D电影的新兴希望。其实这几年我们在努力追赶日韩、欧美等有丰富3D制作经验的国家,然而国内3D影片的市场发展速度相比之下仍较为缓慢。究其根本不外乎是人力、资金、设备和技术这四方面因素,但是,这足以制约中国3D电影工业的发展并落后欧美的3D电影制作工业整整两年。
面对3D这一项新的电影技术的广泛应用,国产3D 电影首先遭遇了人才的瓶颈。目前国内影视人才多以第五代、第六代导演为主,比起技术和艺术结合成熟的好莱坞导演,很多人还不具备制作3D 电影的能力。其次,过多的制作费用和尚未实现标准化的3D相关系统,使更多人对3D拍摄望梅止渴。从技术层面看,如果3D技术按照四档划分,国内的技术只能处在第二档阶段。即使我们运用大的资本引进国际高新3D制作设备,但我们运用技术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我们同好莱坞成熟的3D电影标准化流程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积极引进“3D外援”
如今,好莱坞已经形成了完整的3D技术产业链;韩国的拍摄团队和技术也非常专业;日本的3D在以松下集团为主的企业推动之下,更取得了全方位的发展。我国3D技术基本是成散点状分布,各自为营研发、开拓,尚未形成气候。因此,国内很多都是通过与好莱坞3D技术团队合作,引进国外的专业拍摄团队,从而保证所拍摄作品的质量。
一部优秀的3D影片,要取得口碑和票房佳绩,不是简单的租几台3D设备,请几个技术人员,而是需要一个完整的3D影视产业链,需要好的故事、编剧、制片人、导演、演员,然后才是高超的3D拍摄技术和后期制作。正如张纪中导演所言:“我们差的就是产业,差的就是链条。” 4月23日,《阿凡达》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将确定出席第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并参加“中外合拍论坛”,届时卡梅隆将举行3D电影技术的演讲并分享3D制作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