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电影有没有未来?
美国影评界大佬罗杰·伊伯特一直对3D电影颇有微词,日前,他援引好莱坞著名剪辑师沃特·缪克写给他的一封信,为3D电影“盖棺定论”,称其“没有未来”,在影迷、影评人中引起两极分化的反应。
今年奥斯卡的硝烟已经散去。虽然参与奥斯卡重要奖项竞逐的影片中,不复有像去年《阿凡达》那样在技术上和票房上改写历史的作品,但纵观去年全球电影市场,3D仍然是首要的关键词。在2010年的全球十大卖座影片中,有超过半数是3D电影,其中包括票房排名第一的《玩具总动员3》、三番四次想3D却没成功的《哈利·波特和死亡圣器(上)》和滥竽充数的《诸神之战》。3D电影让影迷感受视觉惊喜,让片商赚得盆满钵满,其未来似乎是一片光明。然而,美国影评界大佬罗杰·伊伯特(Roger Ebert)却一直对3D电影颇有微词,不久前他还给《青蜂侠》打出了罕见的一颗星低分。伊伯特也并非孤军奋战,好莱坞著名剪辑师沃特·缪克(Walter Murch)日前就给他写了一封信以示支持。手握缪克提供的“新证据”,伊伯特一鼓作气写了一篇评论,称“3D电影没有未来”。如此的“盖棺定论”,影迷、影评人自然也不会保持沉默。
在罗杰·伊伯特43年的影评人生涯中,从来没有哪一类型的电影像3D那样令他如此深恶痛绝,几次三番口诛笔伐。2008年8月,他就撰文指出3D是电影本质的悖论:“人们似乎普遍相信,既然是看3D电影,只有看到冲着他们飞来的各种物件才算值回票价。事实上,每次出现这样的画面,电影的幻觉魅力就会遭受一次致命的割裂。电影是幻觉的艺术,它本就该令我们相信在银幕上看到的一切都是真实发生的,但是跳出银幕的画面恰恰摧毁了这种幻觉。”2010年正当《阿凡达》和《爱丽丝梦游仙境》接连攻占票房时,伊伯特又在《新闻周刊》上撰文《为什么说我(并且你们也应该)仇恨3D》(Why I Hate 3-D<And You Should Too>),列举了3D电影的“九宗罪”,包括人的眼睛自然会看到景深效果,3D是视觉维度的浪费;佩戴眼镜看3D电影,会引起恶心和头晕等令人不舒服的感觉;3D电影令票价从5美元上涨到7.5美元;真正的艺术佳作不会是3D电影等等。而伊伯特近期发表的《为什么说3D电影不灵,而且永远不灵?就此盖棺定论》(Why 3D doesn't work and never will. Case closed.)则将沃特·缪克写给他的一封信全文刊登,以此作为他一贯论点的技术支持。
沃特·缪克的大名对于普通影迷而言有点陌生,但提起《教父》、《现代启示录》、《人鬼情未了》、《英国病人》这些影片,如今都已被奉为经典,缪克正是这些电影的“剪刀手”。1979年,他凭借《现代启示录》获得了奥斯卡最佳音效奖。据维基百科上的介绍,他可能是历史上唯一一个采用4种不同的剪辑系统都获得过奥斯卡提名的剪辑师:1977年的《茱莉亚》用的是Moviola剪辑系统;1979年的《现代启示录》、1990年的《人鬼情未了》和《教父3》用的是KEM平台系统;1996年的《英国病人》用的是Avid系统;2003年的《冷山》用的是Final Cut Pro系统。
虽然缪克没有剪辑过3D电影,但他其实很早就接触到3D技术。80年代,与缪克长期合作的导演弗朗西斯·科波拉应迪士尼乐园之邀拍摄了一部名为《伊欧船长》(Captain Eo)的短片,也正是在剪辑此片的过程中,缪克发现了3D电影存在技术上永远难以克服的问题——视线相交/焦点:“观看电影时,我们必须将双眼聚焦在大约20多米外的银幕平面上。这个事实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改变的。但由于3D电影营造的立体效果,观众的双眼视线相交点必须在近到几米远到几十米的距离内移动,也就是说,看3D电影时,我们的焦点和视线相交点并不是同一个。亿万年的进化史上,我们从没有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有着双眼的生物,一直都是将视线相交点和焦点作为同一个点的。”缪克举例说:“如果我们注视面前那张桌上放的盐罐,我们双眼聚焦在1米多的距离外,双眼视线也在这个点上交汇。可以设想自己双眼之间有这么一个三角形,三角形顶点所在就是你注视的那个东西。你再看一下窗外,聚焦在10米外的东西上,视线相交点也在10米外。那个想象中的三角形仿佛是‘打开’了,两条视线几乎彼此平行。”然而,如果过于频繁地调整视线焦点,对于信息接收中心的大脑而言,是一项非常繁重的工作,因此很多人看3D电影都会感到头晕。在信中,缪克还对伊伯特关于3D电影伤害了电影本质的观点表示认同:“3D电影会不断提醒观众去意识到自己与画面之间存在的透视关系。那几乎就像是一种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反过来,如果电影故事足够吸引人,观众就会‘进入’电影之中,产生某种梦境般的‘无空间感觉’的空间。所以说,真正要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还是要靠一个好的故事才对。”
罗杰·伊伯特在他的博客上刊出此文后,获得了不少影迷和影评人的反馈,看法自然是两极分化。有人批评伊伯特食古不化,很多电影都是两种模式同时上映,不想看3D就去看2D好啦,用不着没事瞎抱怨。也有人指出,放任3D电影才是真正的短视,因为一旦3D电影全面铺开,就再也没有人制作、放映2D电影了。偏爱3D电影的80后影评人、美国有线台“独立电影频道”的主持人马特·辛格(Matt Singer)在缪克的见解上顺藤摸瓜,将3D电影和喝酒相比:“从本质上来说,3D对于大脑的作用,就像是酒精对于肝脏的作用一样,都干扰了我们的正常生理机能。问题是,就像喝酒一样,效果并不一定都是负面的,完全因人而异,有人喝了酒就会变得快乐,也有人会失去方向感。当然,最终估计都会宿醉头痛。”辛格认为,缪克指出的3D技术与人体生理机能的矛盾非但不会成为3D继续发展的绊脚石,反而是一种推动力:“就像当初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拍摄《大白鲨》时遇到麻烦,但他却化解问题,反而创造出一部经典。当初,机械鲨鱼不太管用,于是他就把它拍得“神龙见尾不见首”,制造出意外的悬疑气氛。如果说3D摄影让我们晕头转向的话,何不用它拍摄一部关于迷失方向的电影呢?”
3D电影究竟有没有未来?可能还是电影本身的发展史最可资借鉴。事实上,3D电影每隔二三十年就会兴起一次,就像吸血鬼片或僵尸片那样,然后人们觉得厌倦,它也就暂时退出舞台。虽然近期的这次3D热潮前所未见,难免会诞生像3D版《了不起的盖茨比》这样令人啼笑皆非的电影,但热潮总有退去的一天。诚然3D技术扩展了电影在视觉上的可能性,然而我们看电影并非仅仅为了获得视觉享受,大师级导演维姆·文德斯的新作——3D舞蹈纪录片《皮娜》(Pina)固然很有可看性,但他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作品还是旧作《柏林苍穹下》。就这一点来看,2D电影绝对不会被3D电影赶出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