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订单|我的收藏|我的商城|帮助中心|返回首页
虚拟现实新闻>3D>产业机构>3D人物

马丁·斯科塞西:3D技术的艺术感

文章来源:外滩画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07日 点击数: 字号:

EgG搜维尔

64NTP32KFK8$PTFH`){N)4H.jpgEgG搜维尔

很多年里,马丁·斯科塞西反复在做同一个噩梦。EgG搜维尔

他被告知必须马上开拍一部电影,但他并不清楚这部电影是什么内容,也不知道演员是谁。制片人催得厉害,斯科塞西只能频繁地求助第一副导演。这时候,他注意到一位非常有名的老导演正站在片场的某个角落。他的存在,令斯科塞西更加焦躁。EgG搜维尔

“他可能随时会接管我现在所做的事情,”斯科塞西说,“制片人会说,‘如果你做不下来,我们会让他处理这个场景??”一觉醒来,斯科塞西却死活也记不起那个老导演是谁。EgG搜维尔

他可能是英格玛·伯格曼、黑泽明、迈克尔·鲍威尔、奥森·威尔斯或让·雷诺阿——他们中任何一位的艺术成就,都是斯科塞西多年来敬畏、追逐的。据《好莱坞报道》的记者分析,显然有种不安全感一直捆缚着斯科塞西。这个梦境背后的奥秘是:他其实在拷问自己,有什么遗产可以留下来?EgG搜维尔

事实上,梦中这位伟大的老导演更有可能是乔治·梅里埃。去年,斯科塞西终于完成了人生第一部3D奇幻电影《雨果》。影片改编自布莱恩·塞尔兹尼克的畅销小说,讲述1930年代的巴黎火车站,孤儿雨果继承父业修理机器人,意外打开了处于晚年的电影大师乔治·梅里埃心结的故事。5月31日,《雨果》在内地影院公映。EgG搜维尔

《雨果》是斯科塞西从影以来最特别的一部电影,与他强硬、擅长处理街头流氓、黑色暴力以及人物精神分裂的风格迥异。影评人有句烂俗的恭维话,认为《雨果》是斯科塞西写给早期电影开创者乔治·梅里埃、电影爱好者和影评人的一封情书。《综艺》杂志评论:“斯科塞西第一次尝试拍一部适合各年龄层观众的电影,公然挑衅那些质量差、赶时髦的儿童片,取而代之的是求知的好奇心,以及对电影萌发的兴趣本身。”在烂番茄网站上,该片好评度高达94%。EgG搜维尔

让詹姆斯·卡梅隆惊讶的是,像斯科塞西这样的好莱坞保守派也投入了3D 技术的怀抱,“打破了大家对3D电影只是吹嘘大场面、专为天花乱坠的商业大片量身定制的恶俗印象”。4月,参加北京电影节的卡梅隆公开称赞:“《雨果》的3D效果,完全超越了我当年拍的《阿凡达》,让这种技术充满了艺术感。”在今年的奥斯卡颁奖礼上,该片拿下最佳视觉效果、最佳音响效果、最佳音效剪辑、最佳艺术指导和最佳摄影5项大奖。EgG搜维尔

马丁·斯科塞西和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乔治·卢卡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被称为好莱坞上世纪80年代的四大导演,他们一起创造了好莱坞新浪潮的黄金时代。但在之后30 年里,四个人的人生轨迹都发生了转变:科波拉拥有了自己的红酒庄园,现在他更乐于谈红酒,有空再拿自己的闲钱拍电影;卢卡斯已经凭借《星球大战》系列,尝到了好莱坞商业大片的甜头;斯皮尔伯格则更积极地拥抱好莱坞商业大片,他现在是大制片公司里的一方霸主;唯有斯科塞西还和多年前一样,继续在艺术与商业的平衡间挣扎。EgG搜维尔

斯科塞西被称为“电影社会学家”,他一直坚持用电影冷静地剖析社会、人类的种种顽疾;但另一方面,他又在向好莱坞的商业环境妥协。10多年前,他信誓旦旦,无法接受数字取代胶片;3年前,他还斩钉截铁地告诉记者,绝不会去碰3D电影。不断出现的梦魇,某种意义上也揭示了他内心的矛盾。但这并不妨碍大家评价斯科塞西,他照样是好莱坞的艺术家。正如影评人所言:“他给经典好莱坞带来天赋,也给现代好莱坞带来了切合实际的艺术感。”EgG搜维尔

3D《雨果》耗资巨大,影片里的巴黎火车站完全是实景搭建,对于一部儿童片而言,这绝对是奢华的视觉享受。《综艺》杂志因此担忧,制作上的精致奢华、以及营销上的花费,会让这部电影短期有亏欠的风险,但又话锋一转:“这个巨大的时钟已经往前走了半个世纪,不管如何,《雨果》的永恒品质是它最显著的风格成就,也能够承受物质的限制。”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