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国3D技术与创意博览会在京成功举行
从2010年初的《阿凡达》到2012年底的《十二生肖》,中国观众在这三年中已经看过了数十部3D电影。随着观影经验的不断积累,人们对于3D电影从最初的盲目追捧逐渐发展成为理性对待,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起3D影片的质量。究竟什么才是好的3D作品?这或许是存在于许多中国观众心中的疑问。在3D电视方面,今年年初,中央电视台联合其他5家省级电视台开办的国内首个3D电视试验频道开始运营。一年过去了,3D电视频道究竟取得了哪些成果?观众是否满意?频道的未来发展方向将会怎样?这些都是国内3D行业的从业人员十分关心的问题。
针对以上关于3D电影质量和3D电视频道的问题,3D中华有限公司在第七届北京文博会期间联合其他几家单位共同举办了“2012中国3D技术与创意博览会”,该活动于12月18日在北京朝阳规划艺术馆隆重开幕。经过前两年的摸索和积累,本届博览会首次在真正意义上成功地连结了国内与国外的3D技术与创意产业,为中外的行业专家和优秀作品搭建了互相交流和学习的平台。
本次3D博览会成功地邀请到了多位国际知名的业界专家,包括3D拍摄系统领域最著名的国际厂商3ality Technica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Steve Schklair先生、3D歌剧电影《卡门》和《蝴蝶夫人》的导演Julian Napier先生、刚刚担任过电影《2012》3D特效总监的好莱坞知名立体大师Keith Collea先生、全球第一家涉足3D放映的知名企业RealD的亚洲区总裁Edman Chan先生、全球最大的两家3D内容发行商3D Content Hub和Principle Media的首席执行官Torsten Hoffmann先生和DAVID Brenner先生、在包括好莱坞在内的世界各地成功举办3D培训工作坊的3D摄影师Al Caudullo先生等等。以上这些专家曾多次受邀在国际电影节及3D研讨会中发言,在业界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如此高规格的国际嘉宾参与国内3D行业的活动,到目前为止还是第一次。
这些重量级的国际嘉宾之所以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参加此次3D博览会,都是因为想共同发力,推动全球整个3D产业向前发展。英国导演Julian Napier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他本人非常高兴能够受邀参与这个活动,他十分希望能够通过分享和交流为3D产业进步贡献力量,因为只有这个产业兴旺了,作为3D导演的自己才能有更多的机会。3D中华有限公司创始人兼总裁白强先生也表示,3D中华虽然不是一家会展公司,但却积极筹划举办包括3D博览会在内的行业会展活动,也是为了能够使得3D产业活跃起来,这样才能让产业里的公司——当然也包括自己的这家公司——有更多的机会去发展壮大。
在18日和19日两天的高峰论坛和研讨会上,中外嘉宾就3D内容质量、3D电视频道等话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坦诚的对话。在谈到3D质量时,人们普遍会认为只有高预算才能造就高质量,而这一说法遭到了多名外国专家的反对。Steve Schklair先生说,3D质量取决于很多方面的因素,并不一定只与预算挂钩。现在大家看到很多好莱坞的3D大片之所以预算巨大,是因为其中特效制作的成本非常昂贵。因此,若单看3D电影的成本,其实并不见得会比一部拍摄精良的2D电影的成本高。同时他指出,小成本也能够拍出高质量的3D作品。Keith Collea先生与Steve的观点一致,认为3D质量并非一定与预算成正比。在演讲中他还向观众指出,现在很多人认为2D转3D要比3D实拍更经济高效,所以很多电影公司纷纷开始进行电影的2D转3D,而不去花心思研究和实践3D实拍。事实上,3D实拍能够比2D转3D更加省钱,而且3D摄像技术的飞速进步也使得3D实拍过程变得更加简单便捷。
在谈到3D电视频道时,许多国内嘉宾从多方面总结了央视3D电视频道开播一年来的经验和教训,实事求是地指出了目前3D电视频道在节目创作及频道运营方面的一些问题。国外专家Steve Schklair先生指出,在启动3D电视频道之前,相关人员应当进行足够的调研和统筹,不能为做而做,更不能在真正开播之后才研究预算的问题。另有专家指出,内容才是王道。现在3D电视频道的内容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不尽如人意,无法吸引足够的观众。如果这一问题不得到解决,3D电视频道将长期陷在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怪圈之中。那么如何才能制作出更多更优秀的3D作品用于3D电视频道?国内外嘉宾一致认为3D专业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对于当下中国的3D影视行业来说,我们最缺乏的并不是优秀的3D工程师,而是优秀的3D导演。与会的国内嘉宾表示,在3D培训方面我们的确需要多向国外的同行学习,多组织一些3D技术与创意方面的培训工作坊和交流活动,使得在国内的3D行业里能够涌现出更多的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