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凡达》:看的不是电影,是影史里程碑
《阿凡达》全长近两个半小时,离开电影院的时候我和有幸观看试映的同事突然觉得很伤感:在卡梅隆下地上天的镜头带领下,神游过潘多拉星,现实的烟火气和刚刚经历的那场灭种大战后的激动形成极大落差。这种心情,只能用一句很俗很俗的话来抒发:我要回潘多拉星!
硬是忽略剧情的话,《阿凡达》的最大卖点确实就是特效,詹姆斯卡梅隆的理科生背景致使他不是用一个艺术创作者的审美、而是科学家的精度来制作每一部影片。在看过这部影片后,你会完全理解他凭什么要自己、要观众、要福克斯为这部电影等待12年。如果仅仅从从刺激观众眼睛发涨的程度和频率来看,《阿凡达》还不如《2012》,它的特效精妙之处不仅仅是制造出想象之外的世界,更要让观者毫不察觉这非现实之境有突兀生硬嫌疑;《终结者2》里T-1000自由在流体与人类形态间切换的技术是从卡梅隆在《深渊》里用电脑特效制作可移动的液体水柱试验成功后得以实现的,而像潘多拉星这个从生物生理构造、语言到生态环境都与地球现状不符的架空概念,在《泰坦尼克号》一个大船拦腰斩的镜头都让人啧啧称奇的年代,只能是个传说。
卡梅隆前两年搁置《阿凡达》去拍深海纪录片,其实更像是在为这部影片取材,那些如梦似幻的动植物形态正是地球生物的异化版,潘多拉星的生态结构是热带雨林与侏罗纪时代的结合体。CG效果上也不过分强调潘多拉星的奇异,当水母状的圣树精灵在眼前跳动,你能想象并有欲望去感受柔软弹跳的感觉,而机舱开启时也不自觉让人有脚下生风的寒意,从熟悉的质感让整个生态系统呈现出运作有序的真实感,以致你无法透过肉眼找到任何-例如光影不匹配-的瑕疵。
3D特效最常见的视觉刺激效果,就是让你觉得画面是触手可及的、动作是直逼眼球的,《阿凡达》也不缺,但处理得却非常低调,这种最容易引起观众生理反应的技术都用来处理尘埃、火星、子弹轨迹;技术在手的卡梅隆也不怕适时做减法,杰克御龙那场戏,如果在其他电影里必然得花上十五分钟大书特书的BOSS战,而卡梅隆简洁地一个暗场,直接把方向导回更重要的种族大战。大戏不炫技仍不失大气,体现的正是卡梅隆在商业动作片大场面的调度经验,最有他风格的部分也都在此。结尾攻防战里,杰克把手榴弹塞到飞船引擎、拔火箭头的桥段和镜头,就很有《真实的谎言》的影子;更别提孤胆英雄一对一决斗、悍外慧中的女主角等等。
但《阿凡达》的剧情不能被忽略。从早前各种渠道的剧透来看,这个故事似乎就是一个《风中奇缘》的外星版,北美一些影评人也批评故事不够原创性、剧本也写得不够精彩。实际上,《阿凡达》的矛盾编织得远比印第安公主的故事缜密多了:残疾的前海军陆战队猛将通过转基因化身再体味奔跑的畅快;潘多拉星的平和与地球人毫无信仰的狂热双重刺激下,他才完成了当间谍到倒戈的身份逆转。
也有人质疑詹姆斯-卡梅隆抄袭宫崎骏,这种怀疑很正常,因为仅仅是场景设定,无论是千万朵飘浮在空中的岛屿、人类被押送离去的结尾、身体的触角与大地沟通、吸取能量、纳美人全民皆兵的构想,在《风之谷》、《空中之城》、《幽灵公主》里找到雷同的创意。在没求证前,无法证实这是否抄袭,但卡梅隆通过这部影片传达的世界观与对人类的不满却确实与宫崎骏相似:纳美人的生命不是单以骨肉血计算,他们崇拜的圣母是一颗古树,生物间的能量是向自然借取并彼此互换;潘多拉星对人类的反击也绝不仅仅是土地主被迫反抗:圣树被炸,人类毁灭了能量之源,从而破坏了生态平衡,最终自发加入战斗的野兽也是被“永不偏帮任何一方”的自然之母召集而战;影片把外来者分为三种,商人、军人和科学家;人类搞坏了地球又搞其他星球,但商人和科学家的目的是不愿以血为代价的,但卡梅隆在《阿凡达》里极力丑化军人的形象,以致大反派上将最后基本是个杀人杀到兴头上,连氧气筒都可以不戴的恶魔,这种反战情绪在他过去的影片里并不至如此强烈。而纳美星人崇武,并敬重无畏善战的人,即使这个人可能是对手;而每次杀戮后,他们要对猎物致谢、安抚,再给以致命一击,这种高度形式化的设定也有日本文化的影子。
卡梅隆对潘多拉星生命系统的解释也非常有趣,生命的沟通是一种类似神经元电活动的传到过程,纳美族的大脑就是移动硬盘,自然处处是USB插口,用里面一个小咖的台词来说,就是他们跟圣母联线,进行上载、下载。自然体系网络化,虽然影片没有空间像《黑客帝国》深究这种原理的哲学意义,设定本身的禅意也给故事加分。
今晚试映场播放的是普通3D版本,因为设施完备的局限性,观影效果还不算非常理想。IMAX版会最大程度地完美现场感,观众也不会被传统银幕的黑边干扰以致偶尔出戏,而且切记要找个偏中靠后的位置,方位当然要靠近银幕中央,如果在普通3D影院则不怕离银幕稍近一点。说这么多买票指南干嘛?因为你将看到的不是电影,而是人类大片史与电影科技史的一座里程碑。而对普通观众来说,詹姆斯卡梅隆的功绩不是让你觉得几十块钱没白花,而是他让你突然想起来,我们买票进电影院的真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