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身为哭泣的孩子在虚拟现实环境中安慰自己
来源:第三维度 作者:维多利亚·特克(VICTORIA TURK) 编译:王健亨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你可以扮演任何角色,置身于任何地方,甚至是现实世界根本不曾存在完全虚幻的环境。但是一个全新的虚拟现实技术,将为你带来完全不能自拔的虚拟现实体验:自己与自己对话。这样一对一的聊天,可以帮助你更加深入的了解自己的感情,让自己从自己身上获得更多的同情感。
这是一项发布在PLOS One(PLoS One 是PLoS出版集团下属的一个电子出版刊物)上的研究,研究人员找来了43名具有高度自我批评倾向的妇女作为参与者。通过Oculus Rift虚拟现实眼镜,研究人员首先让参与者去安慰一个哭泣的孩子,在他们的不断安慰下,孩子也渐渐停止了哭泣。
接着,事情就变得神奇了:一组参与者会发现他们正在刚才那个哭泣孩子的位置,而且化身成了那个孩子,在虚拟环境中他们又看到了不久前的自己现在正在安慰着自己,但现在他们的角色是刚才那个被安慰的哭泣的孩子,这一幕就变成了是他们自己在安慰自己。
伦敦大学(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虚拟环境教授、巴塞罗那大学(University of Barcelona)研究教授梅尔·斯莱特(Mel Slater)说:“这个特殊的实验目的就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为那些在生活中很难给予自己同情和安慰的人让他们从自己身上得到对自己的同情和安慰。
比起交谈,更重要的是倾听;在他们的论文中,研究人员指出,自我评价与抑郁症有着密切的关联,尤其是女性。因此才选择了女性作为参与者。
卡洛琳福尔克纳(Caroline Falconer),伦敦大学学院的心理学家也参与了这项研究。卡洛琳福尔克纳说这个主意产生于保罗·吉尔伯特(Paul Gilbert),保罗·吉尔伯特开发了“爱心聚焦疗法”(compassion-focused therapy)以培养人们对自身的同情感。
她说:“我们知道如果一个人向其他人表现了自己的同情心,有时能够很有效的帮助其面对眼前压力,应付心理上的负面情绪。同样,自己对自己的同情也能够达到相同的效果。自我同情,是面对生活中压力的天然缓冲剂。”
在实验中,另一组的参与者以同样地方式去安慰哭泣的孩子,但不同的是在安慰孩子停止哭泣之后他们是以第三视角观看的上一过程,而并非是从孩子的视角去感受。虽然他们也会在观看回放的过程中有所收益,有所感触。但是其自我同情的程度远比不上由第一视角观看所得到的感受。
“这次试验首次证明了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可以给使用者灌输积极的思想,这对于心理健康以及较减少消极情绪很重要,比如说恐惧,焦虑,压力。”研究人员写道。
这个试验的效果是必须借助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虚拟的哭泣的孩童,置身于孩童的身体倾听自己对自己安慰,这些想法如果没有虚拟现实的支持听起来是很不可能的。
“让参与者先安慰哭泣的孩子,在将参与者对孩子的安慰和同情加在其自己身上。我们之所以使用一个孩子作为中间的媒介,是因为孩子较其他角色更容易让人接近,让人放轻松。这样参与者才能以最自然的状态表现出自己内心的同情和安慰。并且,在社会约束下,判断一个成年人是否需要被安慰往往要比判断一个孩子是否需要被安慰要困难,因为孩子采取同情的方式基本上都一样,那就是哭闹,即使在虚拟现实上面。”福克纳说解释说。
斯莱特(Slater)将整个实验解释成“一个高技术水准的角色扮演游戏”,并补充说“对于肢体的表现,大脑是非常敏感的。”而且,这项研究看起来是一个用来改变你姿态的非常理想的工具,比如从一个成人的身份转变成一个孩童。
当然,这项技术的应用范围也并非仅仅局限于你自身。例如,在去年,斯莱特在进行一项研究时发现白种人在进行了与黑种人的身份转化之后,其种族偏见的倾向较没进行试验之前减轻了。
我们进行了这种“自我安慰”的研究,他在未来的某一天很有可能被用作为一种治疗手段。斯莱特指出,虚拟现实设备在快速的发展中,同样它的价格也在快速的降低。慢慢的,就会成为普通大众支付能力范围内的产品,甚至可以使这种虚拟现实体验适用于自助式应用。
“在以后,这种应用技术并不仅仅会出现在每个心理学家的办公室内,还会出现在每个人的家中,这是即将要发生的事情。”
上一篇:暴风魔镜将直播全球第一场虚拟现实(VR)会议[ 11-14 ]
下一篇:虚拟现实仿真技术在军事训练中大放异彩[ 1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