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队后勤演习跨入“虚拟战场”
来源:科学时报
现代战争怎么打,演习就应该怎么练。2008年1月中旬,后勤指挥学院模拟训练中心开展的一次综合演练,被称作“虚拟战场”大演兵,不仅为贴近实战的多兵种联合演练搭建了平台,也为后勤指挥官提高打赢能力提供了绝佳的练兵场……
在战火迸射、硝烟弥漫的近海沙滩,一艘艘舰船有条不紊地运输补给物资,一辆辆装甲加油车为坦克补充燃料,一支支卫勤保障分队快速机智地抢救伤员……这是1月中旬后勤指挥学院模拟训练楼内呈现的虚拟作战场景。数百名毕业学员在这里排兵布阵,演练信息化条件下多军兵种联合作战后勤保障的新课题。
奏响战争的“交响乐”
阳光照耀下的银灰色大楼外面异常宁静,一跨进大楼内,立刻让人感受到大战前的紧张气氛。中央指挥大厅的巨型显示屏上正在播放此次演练的作战背景,身着陆、海、空等各军兵种服装的指挥员们正紧张有序地作着战前准备,周围的十多个指挥所内荧屏闪烁、人员穿梭,一场一体化联合作战后勤保障综合演练即将拉开帷幕。
后勤作战指挥模拟训练中心是为适应一体化联合作战的需求而建的。它包括一个中心指挥大厅和十多个指挥所,可容纳700名学员同时进行模拟训练。大楼内部纵横交错的信息通道,将不同指挥所内的数百个指挥席位通过网络连成一体,而整个网络的核心,则是学院最新研制的指挥作业软件系统。
早在模拟大楼动工之前,学院就组织各个学科专业的专家联合攻关,成功开发了后勤综合演练系统。该系统分为导调控制、指挥作业、后勤保障模拟和作业评估4个部分,包括58个分系统125个软件模块,涵盖了所有后勤专业的全部训练内容。系统按照战时编制体制、指挥关系、业务指导关系建立通信联络和数据交换通道,构建了后勤综合演练作业平台。通过这一平台,不同军兵种后勤、后勤不同专业首次融合在同一个作战环境下,从而使演练走向了实战化。负责这次演兵的总指挥说,现代战争怎么打,演习就应该怎么练。模拟训练中心的建成,为贴近实战的多兵种联合演练搭建了平台,也为后勤指挥官提高打赢能力提供了绝佳的练兵场。
让“战场”来得更真实
“5、4、3、2、1,开始!”随着演习总指挥一声令下,一场激烈的对抗作战在瞬间打响。计算机模拟的蓝方不断亮出奇招、狠招,而面对复杂的敌情,学员们从容下达各种作战命令,一道道指令闪电般地在网络间传输。与此同时,指挥大厅的巨型显示屏上,战场二维平面态势图和三维实景图在不断更新变换:时而敌方阵地遭导弹袭击,浓烟四起;时而我方公路被敌破坏,物资运输被迫中断……一幕幕战斗活剧跃然眼前,战场态势一目了然。
这一幕幕“现场直播”的战斗场面,也同时通过网络播控系统在各指挥所的大屏幕上同步显示,指挥员面对逼真的战场,犹如身临其境一般,紧张的气氛触手可及。
有关专家表示,由于后方勤务专业众多、保障方式复杂多样,因而后勤演练“演”起来容易“练”起来难。以往的后勤演练多为不带实兵的室内模拟推演,演练席位下面没有部队,整个演练远离真实的战场环境,“有将无兵”,往往给人纸上谈兵的感觉。
而虚拟战场系统的成功研制,解决了后勤保障行动数字化模拟这一难题,把千军万马搬进室内,营造出了一个真实的战场氛围。该系统运用先进的可视化仿真技术,可实现各类后勤指挥保障动作的模拟,其兵力生成工具可以在计算机中实时生成“虚拟兵力”;命令下达工具则可驱动“虚拟兵力”按照后勤指挥保障规则行动,从而让战场真正地“活”起来。
走进模拟训练中心,就像迈入了战场,让人不由自主地就会进入战斗状态,这就是现场每个人的共同感受。高科技手段的运用,彻底改变了军人学习打仗的方式,使他们随时可以触摸到战场,用最小的代价学到打赢的本领。
精彩的“战争”回放
经过数十个回合的激烈对抗,“战场”上硝烟渐渐散去,演练结束了。而参演的学员们似乎还没有从紧张激烈的“战斗”中回过神来,他们回味着刚才的战局,讨论着自己在“战场”上的得失。
这时,只见教员轻轻点击“作业评估系统”,整个的战斗全过程随即在屏幕上来了个“精彩回放”。学员们饶有兴趣地看着自己“导演”的“战争大片”,尤其是计算机对每一个指挥环节所给出的精确评估,更是让他们频频点头。
演兵总指挥说,模拟演练是对学员实战技能的一次综合检验,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里既是战场,同时也是考场。
为了提高作业评估的科学性、精确性,后勤指挥学院开发研制了后勤综合演练作业评估系统。该系统能够对整个演练过程中各指挥所、各席位的作业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记录,同时对作业结果进行量化评估,为演练总结讲评提供依据。
作业评估系统不仅仅是在评学员,同时也是在评教员。教员可以从中发现理论教学、保障方法、训练内容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不断改革教学内容,使之更加贴近实战。为此,每次演练结束后,学院都要及时组织教员、学员认真进行研讨论证,形成专题评估报告。
只有善于发现问题,认真总结经验,才能不断提升战斗力,提高打赢的本领。我们相信,一批批经过“战火”锤炼的后勤指挥官,将在未来的信息化战争中无往而不胜。(秦军王学健) (本文来源:科学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