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订单|我的收藏|我的商城|帮助中心|返回首页
虚拟现实新闻>VR>行业资讯>行业知识

虚拟地理实验初探【3】

文章来源:第三维度 作者: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04日 点击数: 字号:

    来源:第三维度
    作者:李文航,龚建华,李小文,黄明祥
          杨卫军,张利辉
    单位: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五.结论

    虚拟实验室的建立是目前的研究热点,而虚拟实验是核心,其理论和方法直接影响着虚拟实验室建立和发展。通过研究,本文认为,虚拟实验由虚拟实验环境、虚拟实验对象、虚拟实验理论、虚拟实验过程、虚拟实验结果分析和结果反馈等五部分组成;认知理论和相似理论是虚拟实验的理论基础;虚拟实验源于现实、高于现实,并最终作用于现实;虚拟实验和客观现实一同构成正反馈系统;虚拟实验具有可控性、交互性、可视性和定量化的特点,具有时间、空间、尺度、维度等属性,可以简单的分为完全虚拟实验和混合虚拟实验两种。

    虚拟地理实验是虚拟实验在地理范畴中的继承、应用和发展,但由于地理科学的复杂性和地理系统开发巨系统的特性,决定了虚拟地理实验的独特方法和理论支持。本文认为,虚拟地理实验的研究对象是可计算的人地关系;而地理空间认知理论和广义地理相似理论在创建可计算人地关系的同时也奠定了虚拟地理实验的理论基石。

    最后,在虚拟实验和虚拟地理实验相关理论指导下,探讨了遥感数据中因“投影面积”和“地表真实面积”两个概念的混用引起的误差及纠正方法。以Java 3D 和DEM 构建虚拟地理实验环境,以概念混用引起的误差模拟及纠正为实验对象,通过虚拟实验,最终把实验结果在真实数据的面积纠正中进行反馈,使误差由纠正前的[1.73%,61.5%]区间递增,降至[-0.1%,+0.1%]无序分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时证明,虚拟地理实验在理论和方法上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 Google Earth – Explore, Search and Discover. http://earth.google.com/.

    [2] 龚建华,林珲. 虚拟地理环境-在线虚拟现实的地理学透视.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 林珲,龚建华. 论虚拟地理环境. 测绘学报. 2002,31(1):1-6

    [4] 林珲,龚建华,施晶晶. 从地图到地理信息系统与虚拟地理环境——试论地理学语言的演变.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3,19(4):18-23

    [5] 龚建华,鲁学军. 虚拟地理环境与虚拟地理实验. http://www.vgelab.org/Salon.htm

    [6] 龚建华,鲁学军. 关于“虚拟地理实验”研究的问题. http://www.vgelab.org/Salon.htm

    [7] 丁六松,张宇伟.生物信息学中的虚拟实验.情报杂志.2003,22(7):63-64.

    [8] 宋小春,陆载涵,鄢烈祥.基于Web 的化工原理虚拟仿真实验系统.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4,25(8):1267-1268.

    [9] 王晓蒲,梁燕.大学物理虚拟实验的网络教学系统.物理实验.2001,21(5):19-22

    [10] 徐英卓.基于 VR 的运动人体科学虚拟实验系统研究.计算机系统应用.2002(9):19-21

    [11] 陈言秋.基于CAD 软件的“机械设计虚拟实验室”的研究与实现.工程图学学报.2004,25(1):29-33

    [12] 贾群,朱秋萍,李永茂等.基于 DCOM 技术的网络虚拟实验系统.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01,47(3):381-384

    [13] 余雪丽.分布式虚拟实验系统实现技术的研究.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3.34(5):578-581

    [14] 曲朝霞.协同工作支持在虚拟实验室中的研究与实现.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1(1):32-34

    [15] 陆炜妮.基于 CORBA 技术的网上虚拟实验室系统架构设计.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4.25(10):1750-1753

    [16] 瞿曌.网上虚拟实验的研究与教学.教育探索.2004(11):68-69

    [17] 王晓蒲,梁燕等.大学物理虚拟实验的网络教学系统.物理实验.2001.21(5):19-22

    [18] 刘菊明.虚拟现实与虚拟实验教学研究.东南亚纵横.2003(1):74-76

    [19] 李修建.远程虚拟实验教学平台及其实验的管理设计.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40(27):225-227

    [20] 陈传波,张立峰,陈南平.一个远程虚拟实验教学平台的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0(12):12-14

    [21] 孟华,秦耀辰. 科学发展观的地理学透视. 经济地理. 2005,25(1):1-5

    [22] 鲁学军,周成虎,龚建华. 论地理空间形象思维-空间意象的发展. 地理学报. 1999, 401-409

    [23] 于景元,周晓纪. 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方法的实现和应用.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2,22(10):26-32

    [24] 钱学森. 创建系统学[M]. 山西: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5] 马蔼乃. 钱学森论地理科学. 中国工程科学. 2002,4(1):1-8

    [26] 杜 华 章 . 作物栽培学研究中的原子论方法与系统论方法.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1997,13(3):205-206,209

    [27] 龚建华,林珲. 2005.面向"人"地理信息系统发展思考. 中国GIS 协会理论与方法研讨会,2004 年,北京.

    [28] 龚建华,林珲,2005. 面向地理环境主体GIS 探讨. 武汉大学信息科学学报.(待刊).

    [29] 张永民,周成虎,李宝林等.张北县1:1 万大比例尺土地利用遥感调查的试验研究.资源科学,26(6):38-46

    [30] 刘增力,郑成洋,方精云.河北小五台山主要植被类型的分布与地形的关系: 基于遥感信息的分析.生物多样性,12(1):146-154

    [31] 王周龙,冯学智,刘晓枚等.秦淮河丘陵地区土地利用遥感信息提取及制图.遥感学报,7(2):131-135

    第一作者简介

    李文航,1978 年生,河南沈丘人,博士生,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100101)。研究兴趣:协同虚拟实验、虚拟地理环境、多媒体、网络等。Email:mylihang@163.com,电话:(010)64849299,13810801468。

【1】   【 2 】  3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