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搜维尔虚拟现实超市! ,新用户?[免费注册]
我的订单|我的收藏|我的商城|帮助中心|返回首页
虚拟现实新闻>VR>行业资讯>人物访谈

伟景行迟伟、唐志民:三维GIS必须向精细化发展

文章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0年07月07日 点击数: 233 次 字号:

     来源:3S新闻周刊

    从数字展示数字城市

  记者:伟景行当时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成立的?公司的发展历程又是如何的?

  迟伟:我们公司98年成立,之前我在清华建筑系实验室GIS课题组,当时有50万的经费,后来发现这50万什么都干不了,买了电脑、设备和软件,钱就花光了,甚至服务商都很难找到。当时的一些系统也非常不实用,而且还很贵。所以我们就想自己来做这样的系统。从清华出来之后,我们成立了伟景行公司。一开始我们就是想把虚拟可视化带入实际应用,最开始的三维都是以可视化表现为目的的,所以我们把虚拟现实的技术引了过来,希望能够做得更好一些。我们在做的过程中也发现,当时的那些技术和系统在做军事、行业应用中都可以发挥很多的功能,但是在城市、建筑中,是不太适用的。于是我们就自己来做,当时能利用的一些公开的标准、技术也用上了。

    图为北京伟景行董事长迟伟(记者配图/ 刘刚摄)

  98年到01年期间,我们利用我们开发的软件做了成都、西安、嘉兴、北京CBD等多个重要城市的规划项目 。到02年的时候,我们推出了真正成型的软件产品CityMaker。到05年之前,我们做的更多的是三维可视化,还没有涉及到太多的专业功能,主要就是表现、展示,比如一个城市建设之前,先通过这些内容来看一下,城市建好之后是什么样子的,方案和方案之间的区别在哪里等,做规划成果的汇报等。主要是当时行业对三维技术的认识还不充分,软硬件环境也有一定的限制。

  从05年开始,就不断有客户追求一些专业的功能应用。不仅仅是可以看,还可以辅助其进行分析,比如判断不同的设计对城市发展的不同影响,可以作为规划决策的依据,这个时候就开始有了高度分析、日照分析、适宜分析、指标查询等。07年底,我们开始开发互联网技术,也是想把网络技术引入到实际应用中来。

  唐志民:05年开始我们所做的项目也就开始脱离原来的城市局部区域的重点项目,开始向更大的范围开始做。

  最开始的时候数据也就几平方公里,十几平方公里,后来数据越做越大,我们做武汉的时候8549平方公里,整个影像图、DEM、DOM,还有整个核心区的三维,都要求能够加载。从那个时候开始,也就使我们CityMaker向城市级、海量数据级发展,这也是我们在网络发展之前,对它进行的软件和数据优化。但是很重要的一点,这是在不影响三维渲染效果的基础上做到的,不像其他企业是在牺牲数据量的情况下,对于三维数据的数据量有严格限制。这样对贴图纹理上会有很大的影响,也不能如实反映城市的内容。同样的建筑,承载的数据量是不一样的。我们的数据从区域级,到城市级,到现在的网络级、地球,是这样一个过程。

    图为北京伟景行总经理唐志民(记者配图/ 刘刚摄)

  迟伟:坦率的讲,我们的数字地球平台(www.diciti.com)是受到了谷歌地球的影响,谷歌地球在推动三维GIS技术的发展方面是功不可没的。不过,我们的平台跟谷歌地球的发展思路和侧重点是不一样的。在海量数据方面,谷歌地球的海量影像数据是别人很难超越的,而我们则侧重于海量的三维数据处理及表现。城市三维化的难度非常高,就是因为在拖放的过程中,大量数据量的变化,会对用户体验产生很重要的影响。谷歌地球的定位就是一种泛地理概念信息的分享,我们最开始是做城市的,我们的客户都是规划部门,他们一开始对建筑、数据量和表现效果要求就很高,(比如地面我们都不能使用影像,必须有的如道路、小品(花坛、树木等),一样都不能少,做规划审批颜色不规范都不行。)我们在这样的要求下,一路过来,才形成了这样的产品。而其他产品在一开始就是把一些图叠加上就完成了,软件定位不一样,也就造成了今天这种区别。

  唐志民:现在大家都在做三维GIS,更多的三维GIS企业是从做GIS出发,而我们是从建筑、城市三维应用出发,逐渐地向GIS的方向发展,算是殊途同归吧。我们做建筑和规划,一直秉承着对于三维模型非常严格的要求,如果达不到规划的要求,那就是失败的。我们往大数据量、功能分析、信息化应用方向发展,他们则向着表现层发展,像前几年我们的产品,跟Skyline完全没有交集,各做各的。这几年慢慢就有一些融合,因为今后的三维GIS的解决方案,必须要有这些元素。

    记者:伟景行科技目前的主要业务包括哪些方面,业务之间的结构是怎么样的情况?

  唐志民:伟景行的主要业务分为两块,就是数字城市和数字展示。一个是三维的可视化、表现化,一个是三维的信息化。虽然这两块也有一些技术方面的关联,但是方向还是不太一样,一个是面向专业应用的信息化系统,另外一个则是面向更大众化的数字视觉艺术。所以,今年我们将把这两块业务进行独立的运作,使得他们在所处的领域都表现地最好。

  目前来说,我们的数字城市最主要是以CityMaker三维GIS软件平台为核心,这是我们跟其他公司不太一样的地方。其他公司可能主要是做项目,集成一个东西就满足了,而我们在公司开始的时候,就想能够拿出一个平台性的产品。我们从单机版的CityMaker到现在网络化的平台,能够提供一个非常完善的产品线,而且这些技术和产品也应用于很多的解决方案中,比如上海世博会,还有北京、重庆、广州、澳门、德国斯图加特、新加坡等信息化平台的服务。这方面的发展是很不错的,而且我们也处在一个领先的位置。

  数字展示这方面,我们的发展历史是非常悠久的。我们2002年就承建了宁波规划馆的虚拟现实环幕仿真中心,客户希望做一个三维仿真的决策系统,同时也面向表现,这是国内展览展示行业第一个环幕系统,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我们去年推出的数字沙盘,在环幕等原有大屏幕技术和三维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更大的创新,能够解决目前传统物理沙盘比例尺固定、信息单一、维护困难等问题,是一个划时代的产品。

  伟景行这两个业务的比重基本接近,属于齐头并进的。其中有一些部分是涵盖的、挂钩的,有一部分则超出了3S的范围。

  平台比项目更重要

  记者:伟景行科技日前获得了达晨的6000万投资,这也是三维GIS首次获得大规模的融资。作为投资方,他们为什么会选择三维GIS,选择伟景行?是否有上市计划?

  迟伟:最近3S行业企业上市,表明投资商对地理信息产业的认可。虽然国内做三维的很多,发展速度也很快,但是真正潜心研究、独立开发、具备足够专业实力的企业并不多。伟景行的目标是做国际领先的三维GIS平台,不仅仅是去做项目,而是要做平台。一方面提供GIS平台,一方面也做应用。这也是伟景行的优势,所以投资方会比较认可。我们也会按照发展的节奏,在国际方面继续发展。其实做产品、做平台和做项目的投入差别还是很大的,所以这也是我们接受投资的原因之一。

  原先的GIS软件大部分都是国外引进的,但是现在国产软件的竞争力也不差,比如超图,也在国内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随着超图上市引起3S行业上市风潮,对行业发展是很好的。

  我们也有上市的计划,如果一切条件都满足了,我们会走这一步,但是我们不会为了上市而上市。关于上市,不同的企业也有不同的打算。比如有些企业不盈利,希望通过上市来圈钱,我认为3S行业的企业不应该出于这样的目的来上市。有些行业已经成熟了,企业这样做的话,对整个行业不会有太大的影响,而3S行业则不同,如果有一些企业这样做的话,就把整个行业搞坏了。企业应该真正地去利用这些机遇,以此为契机,让整个行业做得更大。上市带来的资金比公司正常运营要大,如果能够有效利用这些资金,做出一些国际化的产品,我认为那是最好的。

  我们目前的计划是在国内上市,中小板还是创业板还要看到时候的情况。希望这个时间是顺其自然,我们现在还不会去制定上市的时间表,如果时机成熟了我们自然会上市。

    记者:伟景行科技更侧重于平台建设还是项目?CityMaker平台相比较其它平台的优势在哪里?

  唐志民:在做项目这方面,有个别领域譬如城市规划,因为我们有了多年很好的基础,对行业应用也有充分了解,所以我们自己就可以提供非常完善的解决方案。但是GIS的应用领域很广,很多项目不是一家公司就可以解决,所以我们也为业界的其它公司提供平台,他们用我们的产品来构造系统。


   做平台的公司主要分为两种,一个是基础平台,可以卖给任何集成商来开发应用,一个是行业应用平台。因为三维应用还是比较新的,我们的行业应用平台能让系统集成商更快地去开发系统。比如说我们在某些合作或自己的项目中,会把成型的内容提取出来,形成一个完善的行业应用平台,因此我们的定位主要以平台为主,包括基础平台和行业应用平台。

  CityMaker与国内其他产品的比较来看,首先我们产品的三维渲染效果是最好的,这点业界是公认的。其次,在确保三维场景效果的基础上,对于数据的海量处理,我们也是一直领先的。不会出现像有些用户反映数据量大了,系统跑不起来这种情况。同时我们对于各种网络环境的应用方面也具有明显的优势,不但支持局域网,也能很好的支持互联网平台。我们公开发布数字北京(www.diciti.com)互联网平台就是一个明证。三维GIS如果不能通过网络进行智能的信息交互、传输、分享,就失去了意义。另外,我们有完善的SDK二次开发产品和服务。有些公司有这样的二次开发,但是不够完善,限制了平台的进一步的应用和延伸。最为关键的是我们对于本地化的支持,和客户解决方案的针对性的支持,这是很多产品所不能提供的。这几方面我认为是比较核心的。

  迟伟:很多厂家都在提自己对海量数据的处理如何好,但是海量数据的“海量”标准是有差别的。5平方公里或10平方公里的数据也可以称为海量数据。能跑100平方公里的场景,但是单个三维模型的数据压缩到很小,信息量不够,效果也不完美,没有实际应用价值。我们在08年已经把北京五环之内500平方公里的三维数据全部放在互联网上了,这样的内容在所有的服务商的网站上都看不到,尽管他们都说能够做。


  开放的人才战略

  记者:伟景行的产品会涉及到很多数据,数据方面是由伟景行自己做,还是承包给第三方?

  唐志民:我们同一些第三方的三维数据服务商合作过,如果他们在某些环节上不规范,那就达不到我们的要求。可惜,目前国内合格的服务分包商还不多。为此,我们有些项目最后还是不得不靠我们自己的团队进行返工,耽误项目进度,也增加太多无谓的成本。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建立一个规模超过200多人的三维数据生产队伍,这也是国内最庞大的三维数据生产机构。通过十年的运作,我们在三维数据生产方面已经积累了很多经验和独特的工艺,我们知道数据怎么做能够最好地体现三维的风貌,所以这也是我们的优势,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我们有一整套三维数据的标准,如果我们有团队的话,可以更好的执行标准,从而更好地达到质量要求。另外,我们现在也开始为客户以及业界提供三维数据生产的培训服务,使第三方用户也能利用我们的技术做出更好的成果来,希望能为整个业界的技术进步做出一点贡献。

  迟伟:我们还有一个专门的教育机构,培养三维数据生产等专业技能,也为一些测绘院等机构输送一些人才,也希望能为行业普及应用提供些帮助。这是我们独资的一个教育学院,面向专业机构和用户进行分类教育。根据不同的用户分不同的班,有的是面向学生提供,有的是为专业用户提供培训。比如有些用户要上三维系统,但是不会做或做不好,也可以来进行培训。这也体现了伟景行开放的姿态。我们相信,多一些类似的活动,会对行业的发展有所促进。

  三维网站面临市场考验

  记者:目前的一些三维网络服务平台发展都不太顺利,您怎么看这一点?

  唐志民:关于市场上的一些所谓2.5维的网站,最近好像都是静悄悄的。能不能有希望,不是我们自己来说的,市场会给它一个评判。这个技术到底有没有发展前景,还是看市场。其实2.5维这个层面的技术门槛是很低的,在没有三维的时候,他们可以补充二维地图显示信息量的不足,是有意义的。05、06年左右,2.5维地图是有市场需求的,所以发展比较快。现在来看,他们在面临一些转型,面临一些新技术的竞争。今后,新技术的加入,过渡性产品可能会面临一些发展问题,如果它找不到转型的方向,个人认为比较困难。

    最近大家也都知道倾斜式航空摄影的发展,如果得到充分应用的话,那么2.5维地图就没有意义了。单纯依靠一个视觉显示,很难再吸引足够的用户。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单纯依靠影像视觉的改善,已经不足以吸引客户,而是需要多种信息的集成,以及获取信息的便捷性,这些都是非常关键的因素。

  其实我们更希望把我们的技术、平台,提供给专门的运营商,让他们来提供服务,毕竟其中还会涉及到其他很多问题,由他们来做的话经验会更丰富一些。比如台湾地区就用我们的技术建立“数字台湾”互联网平台,然后他们自己提供服务,我们提供技术支持,效果也很好。数字台湾他们也一直在尝试,前后花了3年多时间,也用遍了很多国家的产品,一直没有符合要求的平台。最后,他们差不多快要中止项目的时候,看到我们的三维平台,经过几个月测试,选择了我们。从这个层面上说,即使是在国际上,我们的产品也是先进的。

  记者:我们在网上看到了伟景行旗下的数城网,这个网站的建设主要是为了什么,以后是否会提升到运营层面来做数城网?

  唐志民:最开始建数城网(www.diciti.com)的时候,我们就是想以一个最实际的案例,拓展在网络平台的应用,这也是能力的一个体现。把我们研发的成果通过一个实际的平台进行检验,并分享出来,实实在在地表现出我们可以做哪些东西。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有很多合作伙伴希望运用我们这些技术,比如搜狐、新浪,都把我们的平台嵌入到他们的网站上,搭建了“数字北京奥运”平台,我们也是希望能够让大家看到,中国人自己的数字地球技术,跟谷歌地球比有哪些优势。我们现在目前做数字地球,从技术层面是没有问题的。从资金投入以及政策管理上,国内外的环境不一样,我们对于数字地球的发展目前还是定位在专业应用型的平台,暂时不是面向大众的公共服务型平台。

  所以说这个平台不是从运营层面上建设的。或许要等公司发展得相当壮大,能够投入得起相关的成本来提供一些免费的、共享的服务,并且国内对于类似服务的政策能够更加明确。谷歌地球目前就没有盈利的需求,它是为了丰富搜索而提供的服务,如果伟景行也有那么强大的一天,肯定也会提供这些服务的。当然,我们应该看到谷歌地球对三维GIS的推广功不可没。(采访 刘玉璋 刘刚)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