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例3D打印技术导航心脏手术在沪成功实施
一连串的二维影像数据经过3D打印机后,“老母鸡变鸭”,一只栩栩如生、与真人器官并无二致的心脏模型问世,由此改变了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传统方式。昨天,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宣布,成功为一例77岁高龄的主动脉瓣重度狭窄合并关闭不全患者实施了手术。据悉,这是中国首例3D打印技术应用于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手术。
中山医院心外科课题组负责人王春生教授介绍,3D打印是国际上近年来兴起的一项革命性新技术,目前已在骨科、牙科等专业开始临床使用,但在心脏外科的应用刚刚起步,国外仅有极个别报道。
中山医院一直走在国内TAVI手术的最前沿。与常规开胸手术截然不同的是,TAVI心脏手术不必开胸,但是医生在手术中无法直视心脏全貌,更无法切开心脏观察其内部细微结构,因此术前影像学评估与术中导航至关重要。但目前所有的检查都只能在屏幕上提供二维视野,术前主刀医生需仔细研究和测算患者的心脏及主动脉影像数据,并在自己头脑中二次加工,重建成立体构型,据此在手术中选择合适的人工瓣膜型号、确定DSA球管投照角度、规划导管进入线路、判断瓣膜释放位置。而3D打印技术则将患者二维影像数据转化成栩栩如生且实物大小的心脏模型呈现在医生眼前,并且提供了更多传统影像学检查难以显示的丰富信息,从而将上述复杂过程大大简化和标准化,更可术前模拟操作,使得手术更准确安全。
据悉,课题组采集了该患者高分辨率CT及心超影像,借助3D打印处理软件,为其打印出完整的心脏及主动脉3D模型,并据此制定了周密细致的手术规划与实施方案。原有手术步骤一下子得到简化,仅耗时1小时即顺利完成,患者X线暴露时间比既往缩短一半,造影剂用量减少1/3,术中、术后生命体征非常平稳,复查显示人工瓣膜定位准确、工作正常。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