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制作岂能为3D而3D
2010年,3D大片《阿凡达》全球疯狂吸金近30亿美元,炫目的3D技术不仅给影迷们带来了与众不同的视觉体验,也让片方得以海捞一笔,自此3D电影风靡全球,在好莱坞3D大片赚得盆满钵溢的时候,国产电影也将目光盯上了3D。纵观当下电影市场,不仅《血滴子》《富春山居图》《大闹天宫》等国产新片纷纷3D起来,甚至连部分老片也不惜花费重金转换制作成3D版再次上映,被网友吐槽“哪怕是‘只有字幕最立体’,也要赶时髦弄个3D版。”针对目前各大影院3D电影“独占鳌头”、普通2D电影几无立锥之地的现状,笔者不禁想问,难道电影制作与发行非3D不可?
毋庸置疑,3D电影为观众提供了一种视觉奇观。巨大的视角,清晰的画面,加上周旋于眼前的各种景物,令观众有如置身戏内的真实感觉。可以说,3D技术用于电影拍摄,正如电影史中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转彩色、从普通变宽银幕的发展历程,是顺应电影发展趋势且不可遏制的一种必然。但并非所有题材都适合做成3D版,如某些现代题材动作片若做成3D电影,由于动作戏镜头切换太快,很容易让观众看起来头晕。而某些电影制作方不顾电影类型、剧情、受众群体,一味盲目投资3D电影,花费了大量人力、财力和科技手段,制作出一些非经典、无质量、不适合受众观看的“伪3D”影片,这不仅是对电影艺术的亵渎,也是对文化产业资源的浪费,并不利于电影艺术精神的提升和电影理念的普及。
3D只是电影拍摄、制作的一种技术,是为了配合情节发展、更好阐述故事的手段,发展电影技术的终极目的不是炫技本身,而是让技术更好地为电影讲故事服务,拓展电影的表现形式。日前著名导演李安执导的影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不仅用3D技术呈现了一个完美的故事和极具冲击力的视觉效果,更是用其来探讨“信仰”的真谛,把电影的意义推向了一个更高的层次,使影片获得口碑和票房的双赢。如今,国产片争相做成3D版,其实并非为了讲好故事,而是出于票房经济利益的考虑,一味抬高票价,显示出一次前所未有的抢钱冲动。3D技术的升级必然会带来电影产业链的整体升级,但运营商使用该艺术并非为了提高影片质量,而是以此为噱头,增加观影人次,通过更多的观众来分摊和消化产业升级成本。作为产业升级的代价,让消费者成为牺牲品,显然是不合理的。
技术让我们眼花缭乱,让我们充满惊喜和好奇。但真正打动人心、丰盈人心灵的,还是故事本身。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观众是要看一个好的故事,而不是花钱买一套好的包装,在技术无法赶超好莱坞的当下,我们的华语片,是否可以考虑先把电影故事讲好?毕竟技术要发展,故事更是王道,否则一窝蜂赶潮流为3D而3D,只会败了观众的胃口,把自个儿的阵地拱手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