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国产3D动画市场须过“三道坎”
近些年来,随着3D技术在影视当中的大量运用,国内影视界人士对3D技术的兴趣日渐浓厚。
然而,“樱桃好吃树难栽”,真正成功上市并盈利的国产3D动画片却寥寥无几。
因此,面对3D动画的投资热,投资者恐怕还需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未雨绸缪,才能实现投资收益的最大化。
目前,中国已取代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动画生产国。
据统计,我国的国产动画产量从2004年的2万余分钟,上升到2012年的22万分钟,8年时间增加了10倍多,并出现了《喜羊羊与灰太狼》、《十二生肖总动员》、《秦时明月》等有影响力的作品。
与此同时,制作动画的企业数量和投资额度在这几年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有关机构发布的《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2011)》显示,取得“国产电视动画片发行许可证”的动画制作机构从2005年的35家增长到2010年的200家,动漫产业核心产品直接产值2005年不足20亿元,2010年突破80亿元。
不过,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从总体上看,中国动漫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
相比美国动漫产业2000多亿美元的产值、日本动漫产品占据世界动漫市场65%的份额,产量上的可观数字并不值得中国动漫人“沾沾自喜”。
更应该引起关注的是,在数量众多的动画片中,精品却屈指可数。22万多分钟的生产量背后,极少有像迪斯尼那样叫得响、挣得多的品牌。
比如,3D动画大片《功夫熊猫II》的全球总票房高达6.65亿美元,另一部热卖的《疯狂原始人》的全球票房也达到近6亿美元。相比之下,号称国产3D巨制的动画片《魁拔》,在耗费了长达6年时间的制作、投入3500万元人民币的情况下,上映后却遭遇票房惨淡的尴尬,累计票房仅有区区350万元,大致只相当于投资的1/10。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不仅是因为机制上的原因,也在于3D动画生产企业在好高骛远、盲目乐观的情绪支配下,忽视了3D动画市场的巨大风险所致。
具体来说,我国3D动画产业想要真正取得大发展,尚须迈过以下三道坎:
一是投资企业必须加强创新能力培养。唯有创新和品质,才是3D动画产品最真实的竞争力。
目前国内的动画片创新能力普遍不足,3D动画产品的品质少有上乘之作,无法吸引观众的眼球。大多数国内动画生产企业仍停留在模仿甚至抄袭国外创意和形象的水平上。
创新不足的背后是人才的匮乏,动漫产业需要综合型人才,目前我国学院式的大学教育远远不够,虽然近些年国内高校人才呈“几何式”激增,但学生的专业技能根本得不到保证,自然无法弥补现有的市场缺口。
据估计,按照现在我国动漫产业的规模,相关人才的缺口至少在30万人以上。
二是必须加强产业链各端的配合与协调,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生产销售流程。有些企业只注重埋头生产,不注重对市场的营销,结果导致即使有很好的3D动画产品出笼,也难以得到市场的认可。
有些企业可能并不缺乏创意、资金、技术人才,而是在商业模式环节出现问题,重创作而轻营销。
当然也有企业一味追求营销模式的变化,而忽视生产环节的品质保证。这些做法大都难以得到市场的认同。只有创作、运营双轮驱动,中国动漫产业才能更快更好地发展。
三是必须解决资金缺位的问题,突破资金不足的“瓶颈”。3D动画制作与发行是一项既耗时又费钱的“游戏”。没有强大的资金做后盾,3D动画生产就难以取得成功。比如《功夫熊猫》的故事从创意到成形,总共花了13年,其中动画电影的项目从启动到上映,花了4年时间。票房大赢家《疯狂原始人》的制作,前后筹备了整整8年,并且刷新了制片公司“梦工厂”历年来的制作时长纪录。相比较而言,国内3D动画片制作企业的经济实力有限,投资渠道单一,严重制约了我国动画产业的发展。
因此,要大力发展我国的动画产业,就必须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尽快迈过这“三道坎”。
首先,生产企业必须放弃浮躁的创作心理,脚踏实地,培养十年磨一剑的精神,才能拿出真正具有创新力的产品。
其次,全面构建出一个全新的动画产业链,创造出一个良性的盈利模式,从而一改动画片靠政府补助才能存活的被动局面。克服发布渠道单一、盈利模式不清晰,以及形象公式化和过于超现实的弱点。要找准市场定位,改变一部动画片由一家公司从设计制作到推向全球市场的模式,应该有几个合作方,各取所长。
最后,创新投资模式,吸引多方资金参与3D动画片的生产和制作。除了政府扶持资金外,生产企业也需广开渠道,创新股权模式,吸引风险投资。这不仅有利于解决企业资金短缺的问题,也有利于分散风险,并能使制作企业集中精力,生产出精品动画产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