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3D横行的今天 您看的3D电影是真3D吗?
现在的热映电影几乎有一半全部都配置3D技术,3D这个概念我们貌似从儿时就开始不时的听到它,3D究竟是个什么玩意?现在的电影的3D拍摄技术真正的技术含量又有多少呢?
除了影院以外,家用投影机也开始加快3D的普及速度,单单今年就有很多厂商同时大力推广家庭影院3D播放方案,让消费者在家里也能够身临其境的感受影院级别的体验。而3D、3D影院以及3D投影机,三类有何区别呢,我们今天一起来分析分析。
混乱市场趁虚而入 你看的3D电影是真技术么
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口味,很多早年的大片儿也在这两年改造为3D电影重新上映,像泰坦尼克号、侏罗纪公园等等, 早期的电影录制并没有植入3D特效,现在在此上映,这类3D影片究竟是不是真正的3D技术呢,我们先从设备角度谈起。
3D摄影机
真正的3D电影,无论是拍摄、特效、剪辑、放映等程序,都是严格按照立体电影制作标准来执行的。3D电影的原理其实跟人眼是一样的,之所以我们用肉眼看到的世界是有立体感的,是因为两个眼睛细微的角度差别经由视网膜传至大脑里,就能区分出景物的前后远近,进而产生强烈的立体感。因而3D电影在拍摄的时候,就是用两架摄影机模仿了人的眼睛。根据拍摄距离的远近,用公式来算出两个摄像机之间的距离应该摆放得多远。
更为专业的3D摄影机
笔者相信每一个用户内心中都怀疑过,在电影院中看到的3D电影究竟是如何拍出来了,拍摄成本是否真的要比2D电影高出很多?我们使用投影机或者电视播放出来的3D影片,又是如何做到3D转换的呢,我们在下面的内容中,继续探讨。
笔者认为很多3D影院在播放片花的时候特意渲染了3D效果,但实际上往往片花中的镜头特效,很难再影片中体现出来。尤其一些剧情片,虽然标有3D IMAX之类的宣传,但实际上,全程电影播放中,3D镜头极少,而票价要比2D电影贵很多。
48元对于3D电影来讲已经算是非常便宜的价格了
甚至很多用户在观影结束后,感叹全程毫无3D镜头的电影也能叫做3D电影么?厂商却给出了一个让人恼羞成怒的说法:我们的字幕是3D的。这里肯定很多读者朋友表示呵呵了。但没办法,为了促进运营,目前铺天盖地的3D电影正在混搅试听,而真正的3D文化,偏失了。
国产3D动画巨作《熊猫总动员》制片人陈晓翔在接受专访时曾说道,一套3D软件。一秒的画面是24帧,使用这套软件,我只需要对一帧的画面进行3D的制作,它的色彩跟踪系统就会自动覆盖其他的23帧。这样大大缩减了制作时间。”陈晓翔算了一下,以现在《熊猫总动员》84分钟的片长,每个画面做八九层的抠图,大概需要200人用两年的时间完成。但使用这套软件,不仅人力可以缩减30%,制作周期也可以缩减到10个月。
从前面可以看到,3D电影或者动画的制作成本还是很高的,但以偏概全、仅有字幕是3D效果的伪3D电影,偷换了3D电影真正概念的现象屡见不鲜,被忽悠的影迷也不在少数,观众想看场真3D电影,而什么是真3D,只能厂商说,我们听罢了。
3D盛行 2D就萎靡了么
其一,笔者本身对3D电影并不感兴趣,一般影片过半已经有点头晕目眩的感觉了,进场后还要擦3D眼镜。这些问题暂且不提,那么并不适应3D影片的观众,能不能选择同影片的2D版本呢,制片商可能会告诉我们:sorry,只有3D版本。
一场3D电影动辄百元以上,而2D往往20-40元就可以观看。强制3D版本,要不花钱,要不不看,3D概念在这之上,显得无力的摇摇欲坠。
当然不能排除大量高质量的3D电影是很多消费者所追求呢,那一些没有必要做成3D题材的,用各类借口炒作影片,又何苦呢。像笔者很少去电影院看电影,价格其次,本身国内影院的高质量电影数量就不多,满天盖地的3D电影已经成为了时下看电影的代言词。同事同学之间聊天,你要看的不是3D版本,你都不好意思往一块凑。
略显畸形的3D影片市场仍然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今年第四季度仍会有多部3D电影在影院上映,所以现在很多消费者已经开始探讨家庭影院的必要性,目前有条件的用户,需要花费1~2万元,就可以装饰出一套入门的家庭影院环境,配合一台3D家用投影机,影院对用户的影响,又进一步减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