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一只能吹响的哨子需半小时
汽机问世第一次工业革命,19世纪电力和内燃机广泛应用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机器和车间取代人力手工,绝大部分坚硬、细密、精巧的物品用增材方法是没法制作的,于是“开模”塑形和“车洗刨磨钻”减材就成了制造业的两大主流方法,看看我们身边,从锅碗瓢盆到手机手表,几乎全是“减材”和“开模”做出来的。
但是“开模”很麻烦,只有大批量标准化生产才能降低成本,而切削等减材方法不适合特别精细复杂的情况,比如弯曲和镂空。它们还有个共同特点;千篇一律,而现代人越来越需要小批量和个性化产品。
计算机出现带来的数字化革命,才使得增材制造的机器生产成为可能。有一种叫光敏树脂的液态材料,被一定波长的紫外光照射后会立刻变成固体,1986年,美国科学家胡尔就是利用这个特性发明出世界上第一台3D打印机。
他把液态光敏树脂倒进一个容器,液面下方0.05毫米-0.15毫米有个升降平台,液面上方有一台激光器,激光器连接电脑,电脑里有虚拟物体的三维数据。电脑发出第一道指令,激光器发射紫外光,紫外光照射液面特定位置,这一片形状的光敏树脂马上发生光聚合反应,从液体变成固体——相当于打印完成了第一层。
然后,平台下降0.05毫米-0.15毫米,激光器再根据新指令发射光线,上面这层液体照射后固化,“打印”出第二层……平台一点一点下降,电脑一道一道发出指令,平台上的液体一层一层固化、累积,于是,一件电脑里的三维模型就这样被“打印”成了一件立体实物。
1986年,胡尔发明世界上第一台3D打印机,并很快成立第一家3D打印公司3D Systems。去年,胡尔74岁,他一手创办的公司创造了业内3D打印机最高销售业绩:2
上一篇:记者亲身体验3D打印已来到我们身边(组图)[ 03-26 ]
下一篇:2013年中国3D打印市场[ 03-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