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电影应拓宽发展空间 文艺片也可以3D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精神层面的享受也得到提升,“3D电影”在现在看起来炙手可热的一个词汇,未来该如何前行?毋庸置疑的是,3D是人类电影技术进步的标杆,拓宽了创作视野,并且潜藏着巨大的商机。但如何拿捏“3D电影”的度仍然需要电影工作者做出更大的努力。
3D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剧照
还有多少转制3D值得信任?
时隔三年,灾难片大师罗兰·艾默里奇带着3D版《2012》,抢先于玛雅人的末日预言破灭登陆中国。不同于初次见面,转制3D《2012》上映前就饱受圈钱的非议,公映后又遭到品质的指摘。这个让制作方挠头的问题,也是当前国内观众对3D电影口诛笔伐最厉害的方面。一些2D拍摄、后期转制3D特效的影片,效果与3D摄像机实拍相去甚远,许多画面只是粗糙分出远近两个层次,运动场景依旧呈现2D画面。“只有字幕才是3D的”,已经成为对转制3D最惯常的戏谑之说。
实际上,转制的信任危机折射出的是消费者对3D电影表达的失望,有媒体甚至提出“只有笨蛋才会迷恋3D”,呼吁2D电影的回归。自从《阿凡达》开启了“3D元年”,好莱坞的3D大片在中国市场赚得盆满钵满,国内的电影工作者也跃跃欲试。号称亚洲首部全片3D的《唐吉可德》拍摄完毕时投资共计7500万,却遭遇了票房口碑的双向“滑铁卢”。《乐火男孩》、《苏乞儿》等一系列3D电影均是此类失败的尝试,影响了观众对华语3D电影的信心。
危机背后,是3D电影难以回避的技术难题。灵动力量董事谌鸿翔告诉新金融记者:“所谓3D,就是在2D构图X、Y轴的画面基础上加入纵深度Z轴,利用生理错觉来实现立体效果。对于转制而言,关键在于怎样把原来拍摄中的剪辑和角度制作成合理生动的景深。”中国3D电影制作业的困难则因先天劣势加剧——由于3D属于舶来技术,而且跨越了电影行业本身,专业人员紧缺,缺乏自主研发能力。不仅3D摄像设备完全依靠引进,技术团队也主要依靠国外力量。
放映条件对3D电影的播放效果同样有着不容小觑的影响。被批判为“伪3D”的《诸神之战》,就是在灯光亮度不够的影院里翻了船;《变形金刚3》上映前,导演迈克尔·贝特意写信给院线经理,恳请放映时“不要为了省钱把灯泡人为调暗”。国内的3D银幕已经由最初几百块增加到现今的8600块,但即便是一部分顶级院线,也是在去年底才更新了RealD设备来提高观影质量。“为了延长造价高昂的灯泡的使用寿命而调暗灯光的现象,依然相当普遍,”谌鸿翔如是说,“影院标准的不统一导致观影体验差距很大,老影院根本无法提供3D观影的银幕需求,单双机播放的差异也会影响观感。”另外,眼镜的重量和性能差异,甚至清洁不及时造成眼疾,都给消费者造成莫大的困扰。
“无论是观众还是导演,对3D的理解尚停留在表面,比较迷信实拍,认知亟待提高。”谌鸿翔指出。“像之前徐克坚持用实拍拍摄《龙门飞甲》,结果使得成片变成了缩微景观,武打的全景镜头就像小人打架,这些是后期调整无法解决的。”从时间来看,国外转制一部3D电影最少要有5个月,国内明显准备不足,一些想在3D大潮里分一杯羹的导演在不熟悉局面的情况下就匆忙上马,作品自然不尽如人意。
3D效果层面转制和实拍差别不大
被捧上神坛的卡梅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至少目前,3D转换纯粹是一个高度主观并且重复性的机械人工劳动,必须这么一帧一帧地抓住各幅画面中的深度信息。”这位3D电影最有发言权的导演,用两年多的时间亲自监督转制了《泰坦尼克号》。虽然被本人谦称为2.99D,但这部由300名专家耗费60周完成视觉重建的佳作再度令人叹为观止,也为转制电影确立了标准。
谌鸿翔指出,除了《阿凡达》和《雨果》,北美的3D电影都是采用后期转制,从3D效果来说,转制和实拍其实差别不大,两者各有利弊。“转制是无巧可取的,我们也看过许多自动2D转3D的设备,包括技术最发达的美国也无法实现合理的自动转换。举个简单的类比,吊威亚的痕迹都还要人工一点点擦掉,技术发展了这么久还无法解决如此简单的问题,3D转换就更没有投机取巧的路径了。”
而实拍则对导演提出了更严格的素质要求。“3D实拍是大导演工程,没有经验的导演一个决策失误就会导致十几二十万的成本报废。”谌鸿翔说。导演在开拍前需要对每个场景营造出的立体效果胸有成竹,对每个物体的视觉塑造果断决策。获得一片赞扬之声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李安花费了一年时间研究3D电影语言的成果。同是租借卡梅隆公司的3D拍摄机器,他却没有简单地遵从卡梅隆总结的拍摄规则,经过反复琢磨,对3D电影焦点处理等方法做出了推进性探索,才营造出银幕上天水一色、飞鱼奇袭、蓝鲸夜跃这样诸多惊艳瑰丽的景象。
除了对视觉技术的挑战,《少年派》也拓宽了3D电影的表达题材,3D不再是动作、灾难类商业大片的专属,文艺片也可以通过它卓越地呈现。谌鸿翔表示,一部好的3D电影应具备几个要素,即进行符合3D镜头语言的前期设计、加入视觉奇观、有好的特效团队跟进。“3D电影要形成一个业内整体的合作。特效公司应该在前期介入分镜,从分镜稿的设计、到拍摄现场的跟踪、到后期的沟通和制作调整这一系列过程中提供技术支撑。对于导演来讲,3D电影在于理念而不在技术,首先要讲好故事,拓宽思路,技术一定是为了艺术来服务。”这也是几乎所有导演都认同的:3D并不能直接提升电影美学,内容才是电影的本体。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