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热潮势不可挡,立体影像产业酿巨变
曾经对3D节目很不以为然,好几年前,笔者就在3GSM大会上看到某欧洲移动运营商演示的3D节目,或许其演示的重点只是用于证明网络传输的畅顺,而忽略影片的质量。甚至在日本高新电子展CEATEC 2009上看到众人在索尼、松下电器展台前排长队等待体验全高清3D视觉的场景,我依然怀疑3D视觉只不过是曲高和寡的玩意儿,心想这些排队的日本民众无非图个新鲜,对商用的3D影像的接受程度一定不会很高,因此当时也没太多激情去尝试勘称消费电子业界最先进的3D立体视觉享受。然而,体验完3D大片《阿凡达》后,我否定了早前的偏见。
Vrlogic Hyundai S468FL 3D立体视频墙
在3D论坛研讨会上,某中小尺寸面板供应商的3D产品经理表示,可切换透镜式3D面板将是未来趋势,其透过率较高,可用于中小尺寸的电子设备上,该公司研发的2.8和3.2寸产品将用于手机终端上。据其介绍,半分辨率的狭缝光栅3D模组一般用于数码相框应用,夏普将推出3.4寸的该技术产品。而偏光显示面板(TFT+TN)的倍频显示方式用于PSP等中小尺寸应用,但目前缺乏内容的支持。该公司推出的快门眼镜镜片有两种,分别是120Hz的高传输型产品{对比度=800:1,透过率=39%,相应时间(Ton=1ms, Toff=4.8ms)},以及240Hz的快速响应型产品{对比度=2000:1,透过率=31%,相应时间(Ton=0.4ms, Toff=2.6ms)}。
北京理工大学的刘越教授则分享了3D显示系统相关的关键技术。他认为,3D显示技术大致可分为透镜式,视差型(自由立体显示),头盔式,光学悬浮成像,以及真三维显示。
其中,市场上最成熟的是视差式3D显示,该技术效果好,硬件实现简单;该技术也分为光栅型和360度立体显示器,但360度显示技术的纵向实现距离比较有限,色阶表现更有限。通常只有一个输入通道的头盔式3D显示则不能提供左右眼的立体图像对,供应商有索尼和奥林巴斯;而Kaiser公司为美国军方提供的双眼头盔式产品则有重量太大和成本过高的缺点,价格高达10万美元。
真三维3D显示则是和上述技术不太一样,其具体通过“光线再现”和“像素填充”技术来实现。其中,利用光线再现的全息3D显示可谓是较为理想的3D显示,但目前受限于计算机硬件的运算能力,效果不够完美。像素填充技术又分为多层液晶、螺旋屏+激光扫描、平面屏+高帧屏单投影机几种实现方式,后者采用TI的DLP技术,但是目前遇到的问题是DMD器件的帧频不足。
庞大商机浮现,在3D产业趋向高速发展的同时,中国制定3D标准成为迫切要求。另据悉,当前中国的3D立体标准工作正密锣紧鼓地在进行,但愿中国业者不要错失3D显示这一前景美好的产业,尽快占领产业高端。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