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3D电影制作的两种模式有哪些区别?
目前市面上主流3D电影制作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实机拍摄,使用两台3D摄像机拍摄出左、右眼影像,这种方式一般被称为“真3D”;另一种是通过数字技术对2D影像进行后期处理,制作出左眼及右眼用影像,这种就被称为2D转3D,也就是不少人所说的“伪3D”。
《阿凡达》和3D版《泰坦尼克号》虽然都是3D电影,但前者是实机拍摄,后者是后期转制的。也有像3D版《2012》这样的“混合体”,据介绍,《2012》导演当年在拍摄该片时,有大量镜头和场景均是为3D拍摄而特别设定的,但当时资金有限,所以没办法推出3D版。这次推出的3D版就是重新使用前期3D拍摄的大量素材进行制作合成,没有原始3D素材的镜头则重新对2D拍摄素材进行重建。
3D电影市场广阔观众吃“3D”这一套
根据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公布的数据,2011年全国电影票房收入131.1亿,上映的3D电影超过了30部,其中14部票房过亿,总票房超过50亿元,约占全年票房的40%。
近日,《2012》3D重建版仍然备受观众欢迎,3D电影显然已经成为了院线跟发行方的吸金利器。拿35元一张的普通影票价格对照70元的3D票价,其差价大约在35元。全国几万个影院每天上映数百场次3D影片,总额累积起来数目相当可观。
北京博纳国际影城一位任姓经理透露说,很多影迷进入影院确实是冲着3D来的,“有些人买票的时候就会问,是不是3D啊,很多年轻人不是3D就不看了。”
万达影院的邢燕认为3D电影是影院票房的中坚力量,“今年的3D电影票房所占比例还没统计出来,但我可以肯定的是,3D电影的票房相当不错。”邢燕表示,20日上映的《2012》3D版,万达影院每家店每天都有20多场的安排,40分钟就有一场。
“3D电影是趋势,也会慢慢成为主流。”资深影评人布三表示,之所以所谓的“3D”影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当然还是取决于观众的需求,“有需求才有市场。”
真伪3D电影差价一个天一个地
一部实机拍摄的3D电影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人力和时间成本,是片方“付不起”、“等不及”的。
院线人士认为,如今,国产片争相做成3D版,不是为了讲好故事,而是出于票房经济利益的考虑。某影视公司制片人黄勇表示,“目前国内做2D转3D主要是因为钱的关系。像好莱坞拍3D电影投入动辄数亿美元,而《画皮2》这种号称大制作的电影后期花费也不过几千万美元。”
有数据显示,《泰坦尼克号》的3D转制仅花了60周时间和1800万美金成本(还没有一些演员的片酬高),但它却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回报(当然大部分都来自中国)。而《阿凡达》前后耗时14年,耗资近5亿美元,虽然两者不能直接比对,但实机拍摄和后期转制3D资源耗费的差距仍可见一斑。
导演高群书在接受采访时说:“那些2D转3D的,我觉得真没必要!”他也提到了拍一部3D电影和转一部3D电影的价格差,“因为没那么多钱,转一部(3D电影)要600万,拍一部要6000万。那些都是伪3D,都是卖噱头,骗票房用的。”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