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文化设计作品融入收藏品市场
在刚刚结束的北京国际设计周上,位于亦庄的创意展区展出了一组精美灯具,吸引了众多参观者驻足观赏。雪白的灯身流动着细腻灵动的曲线,好似一组水波纹由远及近。微小的水波交错着,荡漾着,在灯光的照射下浅浅地浮现出来,亦动亦静。这就是宋波纹的3D打印作品——《十二水灯》。
3D打印是最近的热门话题,英国著名杂志《经济学人》报道称“3D打印将推动第三次工业革命”;科技杂志《连线》10月刊则将《3D打印机改变世界》作为封面报道。实际上,3D打印已经来到我们身边。设计师宋波纹就已经开始把概念转化成产品,成立了专门经营3D打印产品的格物工作室。
创业源自偶然
今年6月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的宋波纹,上学期间在一个展览上偶然看到一款自行车梁架设计,关于如何生产的问题,有人提到了3D打印技术。她随即在网上搜索这个关键词,发现3D打印技术在国外已经被成功运用到了产品设计中,甚至在国内也开始出现3D打印服务的公司。
“我当时特别兴奋,因为3D打印技术不需要生产模具,相对于传统生产模式,这项技术的生产过程非常迅速,不需要过多的成本,就可以几乎完全实现设计师所追求的艺术产品的造型设计。这让我彻底放弃了从前的设计方法,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思考设计。”宋波纹说。
她开始将普遍应用于建筑设计的参数化设计理念与3D打印技术相结合,她相信,这两者一定会碰撞出一片新天地。2012年初,宋波纹在比利时I·Materialise 公司举办的3D打印礼帽设计比赛中获得亚军,并在比利时世界大会上参加展示;同年6月,她的毕业设计作品《十二水灯》获得了中央美术学院校长提名奖这一学校的最高荣誉奖项。
25岁的宋波纹备受鼓舞,毕业后她和男友何发一起创办了致力于个性化定制艺术产品创作的格物工作室,正式开始了他们的创业之路。“我们的定位是限量艺术品,每件产品都是限量的,也可以定制。”现在,格物工作室除了生产销售3D打印的艺术品,也和一些室内设计公司合作,帮他们设计3D图像,实现一些“自然造物”的装修想法。
将文化融入设计
在3D打印这个全新的领域,没有专家可以请教、没有同行可以交流,只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宋波纹的创业之路必然不会畅通无阻,到底什么样的产品才能赢得市场?
“那时脑子里想的只有一件事,就是该如何设计,有的时候真的坚持不住了,半夜3点在被窝里痛苦一阵子,然后才能睡着。不过所有这些困难、艰辛在现在看来都不算什么了,毕竟我坚持了下来。”宋波纹说,从宋代画家马远的《水图》中得到的启发,为她打开了产品设计的灵感大门。
马远的《水图》共有12卷。这十二卷作品专门画水,完全通过对水的不同姿态的描写,表现出种种不同的意境。宋波纹将画面解构,找出马远《水图》的奥秘。她说,当我们将其中一卷《秋水迥波》分为近中远景时便会发现,画面中近景和中景虚实相映,产生了一种空间上的起伏感;水纹由左下方向右上方延伸,特别是两只空中飞鸟的连线,更是加强了这种趋势感。马远改变了以往的曲线走向形式,用一种更加隐晦的方式去表现动态。虽然水流方向是横向的,但浪花的连线仍然给画面带来另一个方向的视觉感受。这就是马远所运用的视错觉。
宋波纹把对水图的理解变成产品的3D设计稿。从普通的曲面表现到独特的极小曲面表现,从结构的多层嵌套到最终形态的一体成型,仅仅是一款灯具就前后经历了11次设计稿的推敲与完善。
将中国古画中的规律和意蕴融入现代产品设计,其所承载的文化与艺术价值远远超越了普通设计产品的范畴。3D打印技术也使得作品线条非常流畅,张力十足。宋波纹说,几乎所有见到作品的人脸上都显露出非常吃惊的表情,大家都在重复一句话:这是怎么做的?不可能啊!
目前,通过各种途径来购买格物工作室产品的人越来越多,宋波纹说,他们大部分是喜欢个性产品的人,可能不追求时尚,也不会随波逐流,但他们会崇尚自然,崇尚民族内在的文化。
开拓收藏品市场
因为3D打印特殊的设计方式,产品设计更像是一个数字化的生长体系,当改变体系中的某个参数时,造型也就随之而变了。宋波纹说,这些艺术产品就像是生命,它们的造型在某个体系中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产生空间的变化,这是一个动态的生长过程,而每一个产品都是这一过程中某个时刻的产物。因此格物工作室推出的产品每一件都是独一份,而且每一件产品都有它们作为收藏品的身份ID。
谈到未来的目标,宋波纹表示看好收藏品市场,她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追求独特的、精致的、有内涵的个性化艺术产品。今后,她将会推出更多此类产品。
如今工作室已步入正轨,推出了多款系列产品,包括文具系列、灯具系列、首饰系列等,价位在几百元至几万元不等。很多产品在展览期间就已经被订购。通过与代理商合作、开设虚拟网店,宋波纹正在尝试拓展不同的经营方式,让3D打印作品更加深入日常生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