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笔马良":3D立体影像转换师
童话故事中,拥有神笔的马良能将画在墙上的图画变成有血有肉的耕牛、骏马;现实中,3D影像技术让平面的电影画面“触手可及”。
在吉林省长春市一家名为光音之翼的传媒公司里,就有20几位能将普通电影转化成3D影像的立体影像转换师。而这个团队无一例外都是残疾人,40岁的赵亚香就是他们其中的一员。
据赵亚香介绍,“3D影像转换是个枯燥活。”工作内容远没有名字听起来那么“炫”。20几个人,每天工作8小时,5天才能完成短短一分钟的立体影像制作。安静的机房中少有话语,听见的只是键盘、鼠标的阵阵敲击;近视眼镜、3D红蓝眼镜频繁地戴上、摘下让她的双眼干涩发痒。支持他们完成工作的动力也许就是赵亚香口中的“对美术、电影‘热爱’和不给社会增添负担的‘自食其力’。”
为了钻研3D影像技术,国外一流的3D电影不知被赵亚香看过多少遍。“3D转换是个细致的活,要像动画一样逐帧制作。”赵亚香说。尽管身体有残疾,但工作起来的她似乎拥有超越常人的耐力。加班加点更是家常便饭,“冬天路滑,行动不便,连续几天晚上甚至就睡在机房。”
时隔14年,美国导演卡梅隆用3D技术重新包装当年经典《泰坦尼克号》再次出现在观众眼前,在中国取得的10亿元票房不得不让人由衷感叹新兴立体电影技术带来的独特魅力。光音之翼3D影像部主任谢海琴介绍,虽然以现在的技术实现国产3D电影还有些困难,但随着3D电视逐渐普及,3D广告、电视剧也将逐渐走近百姓。在我国,3D转换制作技术还处在婴儿时期,全国的立体影像转换师也只有几十人。
赵亚香和她的残疾人朋友们期待国内的3D影像市场能早日红火起来,让他们的3D转换技术有更广阔的用武之地。
>>相关产品
上一篇:3D立体打印机 打出长笛能吹、药片能吃[ 06-12 ]
下一篇:增强现实与虚拟现实技术的区别以及发展[ 06-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