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制造业面临有产业无产品尴尬 苹果已成杀手
苹果在中国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其对中国制造业的负面影响也日渐显现。近日,有关专家指出,国内制造业正面临“有产业无产品”的尴尬,中国企业要想摆脱苹果代工的形象,就必须走出一条自我创新的道路。
国内苹果制造产业链已形成
有关专家表示,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苹果是中国的产业,但不是中国的产品。随着苹果新一代iPad的热卖,苹果再一次品尝到产业链金字塔顶端的乐趣。苹果全球156家主要供应商的名单,其中包含很多中国企业。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已经成为苹果产业链中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制造基地,但同时,也是最没有话语权的一个群体。
iPad、iPhone等苹果系产品风靡全球的同时,也带旺了苹果相关产业。记者日前在中关村走访时发现,iPad、iPhone等皮套、贴膜、数据线等配件产品一应惧全,种类达到几千种。
据悉,目前深圳已形成了一个专为苹果生产配件产品的产业,囊括了1500多家大小厂商,年产值逾千亿元。而获得授权经营苹果配件的厂商要向苹果公司交纳相关费用,以数据线为例,每根数据线要向苹果公司支付5-6美元。
内地代工企业利润率只有2%
尽管苹果的产业在国内发展迅速,但有关专家指出,一部光鲜亮丽的苹果产品,其背后却是苹果公司对中国代工厂利润的苛刻压榨,还有国内必须付出的沉重环保代价。
对于内地企业在苹果产业链中的所得,《福布斯》杂志网络版撰文称,中国未能从组装iPad和iPhone中获得太大好处,由于苹果产品的设计、开发等重要环节都主要在美国本土进行,美国经济仍然是最大的受益者。据苹果iPad价值构成图表显示,最大的两项成本是原材料和苹果自身的利润率。尽管iPad是在内地组装,但事实上劳动力的价值依旧极小:仅占成本的2%左右。而苹果从iPhone获得的利润更高,中国劳动力仅从iPhone获益1.8%。
光华设计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张琦对记者表示,国内企业能为苹果代工表明国内的制造技术与工艺并不差,但苹果的成功再次验证了国内企业必须通过自主创新、加强设计才能改变目前制造业“有产业无产品”的尴尬。
只有创新才能拯救国内制造业
针对国内在创新方面的不足,近日,国内首个以3D技术人才创新扶持为使命的公益基金——光华设计发展基金会3D技术人才创新发展专项基金日前在京发起设立。同时,“2012全国3D大赛暨3D博览会”也在北京启动。
全国3D大赛秘书长、3D动力总裁鲁君尚也认为,中国并不缺乏技术,但真正把技术与创意相结合并应用到产业中的却少之又少。
据悉,为了加快技术与创意、科技与产业的融合,本次全国3D大赛将积极推动“3D创新创业港”落地,大力推动创新创业竞赛及3D大赛其他赛项优秀团队与获奖作品的产业化孵化;同时加强人才就业推荐与项目对接合作,进一步深化3D大赛之优秀3D人才就业双选对接与3D技术项目的产学研合作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