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订单|我的收藏|我的商城|帮助中心|返回首页
虚拟现实新闻>3D>产业机构>产业观察

3D电视促产业链更新换代 企业向上下游延伸

文章来源:环球家电网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16日 点击数: 字号:
    

  3D立体显示技术是显示技术领域的重大变革,将直接促进数字音视频全产业链的更新换代。由3D显示技术带动的3D产业的发展将辐射到电子信息产业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产业升级的必然要求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人民群众不断提升的数字文化消费需求,消费视听产品正逐步向“高清化、网络化、3D化、云计算”的方向发展,数字电视3D化是顺应这一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

  目前,国家宏观环境正在促进数字视听产业转型———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正逐步从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积极培育、数字电视和三网融合政策的进一步贯彻落实,将为3D数字电视和数字家庭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机遇与挑战并存

  2012年元旦,中国首个3D电视试验频道的开播为中国3D电视乃至3D产业的发展开了一个好局,3D登上了受众最广泛、内容最丰富、运营规模最大的电视舞台。至此,中国3D电视的发展进入快行道,不但使目前处于滞后状态的3D内容制作迎来崭新的发展机遇,也将促进3D电视终端消费市场的蓬勃发展。

  然而,3D电视产业链较长,涉及内容制作、传送、接收、播出、软件、终端显示、应用与运营等诸多环节。因此,要想在较短的时间内打造出一个较为合理和互相匹配的产业链环境仍存在很多困难。尤其是产业链上距离消费者最近的3D电视终端环节,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核心配套器件缺失、企业普遍利润微薄、技术能力积累不足等问题,难以适应核心技术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挑战。

  国内外经济形势和3D电视产业形态也为我国3D电视终端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更迫切的要求。目前,3D电视产业基本上形成了面板由韩国企业、我国台湾企业主导,技术专利以日本、韩国企业占优的格局,尽管我国大陆3D电视企业在终端市场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但是对3D电视核心技术的掌握仍显不足,拥有的专利主要集中在应用型技术领域,其数量和质量也都难以与日、韩企业相抗衡。

  企业向上下游延伸

  作为最先在市场上获得成功的3D消费类电子产品,3D电视对3D产业的带动作用是不容忽视的。预计今年中国3D电视的销量将超过1500万台,进入快速普及期,而与3D电视相关的产业链配套能力、信息服务创新能力也将在巨大的用户需求中得到提高。

  目前,数字电视产业发展模式正发生着重大变革,4C(计算机、通信、消费电子、内容)融合的不断推进将促进数字电视产业从单纯整机生产向上游高附加值领域延伸,从产品制造向内容服务、运营服务和生产服务等领域渗透。产业集群正加速从成本导向型向创新驱动型升级,生产与服务融合、软件与硬件融合的趋势愈加明显。3D电视产业面临的也不再是单一产品“核心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的问题,而是一个“系统融合推进发展”的课题。因此,企业应着眼于建设包括产品制造、内容服务、运营服务和生产服务等在内的全产业链。

  彩电业转型升级专项工程的目标就是推进彩电整机企业向芯片、软件、背光、模组、面板等上游领域延伸,支持国家规划布局的高世代TFT-LCD、PDP、新型OLED面板生产线建设及其配套产业建设,支持为彩电产业配套的核心芯片、软件、关键器件、一体化模组、专用设备等的研发及产业化,推动产业向网络化、智能化和节能环保等方向发展,支持3D电视、智能电视、超高清电视及交互式软件平台的研发和应用,鼓励彩电企业进行商业模式、服务模式创新,支持彩电终端产品与内容服务融合发展。

  不难看出,3D电视企业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一方面,企业要掌握数字电视的核心技术,在数字电视SOC、嵌入式操作系统、中间件、人机交互、新型显示、模组驱动和可信安全等领域掌握关键技术,在先进的数字电视传输、音视频编解码、数字家庭的互联互通与服务协同等方面力求突破。同时,企业应该抓住机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逐渐从外围向核心领域迈进,尤其应重视在3D电视基础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和专利布局。对一些前沿技术如裸眼3D技术,企业应加大研发力度,争取实现突破。

  另一方面,企业可以加大在软硬件融合和生产服务融合方面的尝试,推动应用模式的创新,不断培育开放、融合的业务形态和应用环境,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

  内容促进终端发展

  3D内容是3D产业发展的重要催化剂,3D数字电视是3D产业发展的排头兵。中国3D电视试验频道的开播为丰富3D内容打下基础。随着越来越多的3D节目被制作出来,消费者对于3D电视机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