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光电子集成技术问世
日本研究人员第一次演示光子可以在3D光子晶体表面被熟练操控,这一成果有助于研制先进的光子集成电路、高灵敏传感器和创新型光子纳米器件。
光子晶体可以作为一种具备某些参数(通常,是材料的介电常数)周期性变化的纳米结构材料,可产生一个光子“带隙(band gap)”,这种带隙将会影响光子如何在材料传播的。这种所谓的光子能带结构非常类似半导体中的周期性位势(periodic potential),早在半个世纪前, 物理学家就已经知道,晶体(如半导体)中的电子由于受到晶格的周期性位势散射,部份波段会因破坏性干涉而形成能隙(energy gap),导致电子的色散关系(dispersion relation)呈带状分布,此即众所周知的电子能带结构 (electronic band structures)。
与半导体的情况类似,光子晶体的杂质态也多半落在能隙内,这使原来为“禁区”的能隙出现了“一线生机”。能隙给了人类局限电磁波的能力,而杂质所提供的一线 生机则使我们有导引电磁波的可能,这点在光电上极具应用价值。因此,在光子晶体相关领域内,杂质态是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对于一个杂质态而言,由于杂质四周都是光子晶体形成 的“禁区”,电磁波在空间分布上只能局限在杂质附近,因此一个点状缺陷(point defect)相当于一个微空腔(micro-cavity) 。电磁波便可能沿着这些缺陷传递,就相当于一个波导(waveguide),于是科学家可以通过引入杂质形成“缺陷”来控制和操作光子流。
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在晶体内部通过引入缺陷来操控光子,但是京都大学的Susumu Noda和Kenji Ishizaki发现他们也可以在3D光子晶体的表面来操控光子。这一效应将为一系列新应用开启了新大门,如在光子集成电路上通过光子晶体来操控光子。
Noda和Ishizaki的发现也第一次证明了3D光子晶体具有表面态(Surface states),光子能够受限于这些表面态,并在其中传播。接下来,研究人员演示了光子可以被局限在特定的表面点(通过形成一个表面模mode gap和引入表面缺陷结构)。令他们惊奇的是,他们获得的quality (Q)参数高达9000,这是迄今为止3D光子晶体纳米技术所获得的最高值。Q值主要说明光子在纳米结构中被容纳的极限,Q值越高越好。
由于3D光子晶体的表面并不吸收光,因此这种技术可以被用来制作成新型传感器,其他一些新兴应用还包括先进光子集成电路和创新型纳米器件,比如可以用来改进LED和太阳能电池的性能。
Noda和Ishizaki研制的光子晶体堆栈层数量是8层,研究人员计划增加更多数量,这样可以更好地限制光子,减少从底层泄露光子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