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摄影全解析
左右并列立体照片:桂林溶洞。 张燕翔 摄
4.互补色分色技术:
互补色分色技术是一种建立在数码影像处理基础之上的3D立体成像技术,有红蓝、红绿、蓝棕等多种模式。分色法会将两个不同视角上拍摄的影像分别以两种不同的颜色印制在同一幅画面中,这样仅凭肉眼观看模糊而杂乱的重影画面,通过红蓝立体眼镜等却能将左右视觉的画面分离开来分别呈现在左右眼中。
分色技术原理
红蓝立体眼镜、红绿立体眼镜、蓝棕立体眼镜
以红蓝眼镜为例,红色镜片下只能看到红色的影像,蓝色镜片只能看到蓝色的影像,两只眼睛看到的不同影像在大脑中重叠呈现出3D立体效果。
优点:眼镜价格低廉。
缺点:两眼存在色差,使得色觉不平衡,容易疲劳,而且色盲、色弱群体无法使用。
5.光栅技术与裸眼立体显示器:
光栅技术让我们用裸眼欣赏立体画面,为我们告别“眼镜时代”提供了可能。这种技术是将由无数个细小柱状透镜条构成的光栅材料直接贴在画面上,画面中彼此错开的影像会经过柱状透镜聚焦在左右眼中,呈现出立体画面。但是它的清晰度逊于前面所介绍的几种技术,所以“眼镜时代”还没有结束。由于可以裸眼观看的优势,多用于商业广告宣传和产品展示。为了制作光栅立体照片,我们往往需要使用多镜头照相机,这种照相机一次可以拍摄多张照片用于光栅影像的制作。使用光栅技术实现的立体影像的清晰度和立体影像的分辨率密切相关,分辨率越高,清晰度越高,但价格也越高。
目前裸眼立体显示器多数使用光栅技术或者视差障壁技术来实现数码影像的裸眼立体观看。
三、双眼的延伸:立体摄影的相关理论
前面提过,立体影像的拍摄实际上是对人眼成像原理的模拟,用两个镜头分别拍摄左右眼观看的影像,这两个镜头就好像是双眼的延伸。为了更好的模拟双眼的观看效果,我们可以选择专门的立体相机,也可以使用两台相同的相机组合拍摄,但是无论采用何种方式,为了拍摄出的画面有更好的立体效果,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如下的理论。
1.拍摄可视点:12度夹角原理
据统计,亚洲人的双瞳距平均为65mm(欧美人的双瞳距平均为58mm),人们在观看与眼睛距离为0.3米的物体时,立体感最强,因为此时双眼所看到的物体表面最多,此时的双眼视线夹角为12度,这就是12度夹角原理。当然如果这个夹角小于12度,也能够产生立体感,只是随着物体与眼睛间距变远,夹角变小,立体感会变弱,反之,如果夹角大于12度,则大脑反而不能将左右画面判断为同一物体,产生不舒服的感觉。
在实际拍摄时,我们往往需要根据被拍摄物与镜头之间的距离来调节两个相机间的距离,以接近12度夹角,但是不能超过12度。另外相机焦距的变化,使得相机的视角也会随之变化,这给把握好相机间的距离增加了难度。
2.拍摄可视范围:多景深机距计算公式
然而,我们拍摄的对象往往不是单一物体的可视点,而是具有不同景深的多个物体的可视范围,根据经验,不同景深的物体越多,整体的立体效果就越好。但此时仅仅考虑12度夹角原理就不够用了,为了估算出拍摄多景深立体影像时两相机间的距离,就需要用新的公式。立体影像的成像区域不宜太大,一般情况下,立体成像有效区域在目标距离的1/2—2/3之间比较合适,超出有效成像区域之外的影像往往会给眼睛带来不适感。(见下图)
上图中,Lcamera表示两个镜头轴线之间的距离,LMax是可视范围中最远处距离相机成像平面的距离,LMin是可视范围中最近处距离相机成像平面的距离,并且假设镜头的焦距为f、相同物体在左右两机成的像在重叠之后的最大距离为k的话,则有:
借助上述公式,我们可以根据可视范围的最远处、最近处与镜头的距离,结合镜头的焦距以及适当的k值,来对两机之间的合理距离进行估算,这样便可以获得逼真自然的立体效果。
从上述公式中,我们可以直观地得出:
镜头的焦距越大,两镜头间的距离应该越小,反之,则越大;被拍摄的可视范围整体越远,两相机间的距离应该越大,反之,则越小。所以,一般拍人像时两镜头就需要紧密地靠在一起,如果拍摄的主体是远方的风景,两镜头就得分开得远一些。
k值与影像最终的呈现尺寸及其与眼睛的距离有关,成正比关系, k越大,立体感会越强,但同时有可能使人感到涨眼、不适。
四、立体摄影设备及拍摄
目前立体照片的拍摄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双机同步拍摄、单机位移拍摄、使用专用立体相机、普通单反(数码)相机配合专用立体镜头、深度影像置换立体摄影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