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地理李美仪:3D还只是一个噱头
国家地理频道在中国有着非常稳定的受众,而大学生就是对纪录片由衷热爱的一群人。早报记者在讲座后就未来如何培养中国纪录片人才、纪录片拍摄技术的趋势以及国家地理频道与中国的合作等话题独家专访了李美仪。
谈技术 3D还只是一个噱头
问:受到美国经济战略的影响,国家地理频道是否也会将重心转移到亚洲市场?
李美仪:的确是这样。我们一直觉得亚洲的市场很大,可拍摄的素材很多,而且亚洲的成本比较低,很多亚洲作者的技术非常好,这些都是优势。
只不过有一个问题,就是每次我在影展上看到的纪录片,都是内心非常痛苦和表现很极端的内容,真的很可惜。这种表现个人状态的题材不够国际化,因为我们是一个公众商业媒体,我们更希望作者能够把目光放到更宽广的一个视野,能够从国际化的角度去讲故事,而不是狭隘的,光给自己看的角度。
我记得我的老板曾对我说过,人有三个面,一面是你在公众场合的形象,一面是对亲朋好友的形象,还有一面是你内心深处最隐私的部分,我们拍纪录片也就是把最隐私的一面展现给大家看。
问:自从2002年与央视合作现场直播探秘埃及金字塔,国家地理频道已经与中国媒体合作过多次。这样的现场直播节目比较受欢迎,也更体现了纪录片的本来意义。
李美仪:我们确实和中国合作过一些类似的节目。2011年5月日本海啸地震发生后接近两个月,国家地理推出特别节目《“3·11”日本地震海啸解析》,也有跟其他国家合作的一些节目,例如针对拉丹死亡播出的特别节目《透视“9·11”》。前不久,我们也在非洲做了一个关于动物的现场直播。
这样的节目很吸引人,但因为不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所以资金的投入并不一定能换来好的效果。摄影机在等,可是那个动物就不出现,你也没有办法(笑)。所以,这种制作也带有一定的风险性,吊足了观众的胃口,可到了后面并没有出现预想的,观众会更失望。
问:新技术已经成为视觉艺术吸引眼球的先决条件,在纪录片的拍摄上有必要紧跟潮流吗?
李美仪:其实有人提出过采用3D技术。毕竟3D已经逐渐走入家庭,当然你戴上眼镜,效果会很逼真。但我个人认为,3D还是一个噱头,最重要的还是故事本身。技术只是一种协助的手段,或者说,特殊的镜头需要特殊技术来呈现。像有些影片,会使用昂贵的高速摄影机,比如动物在扑食的过程中速度很快,除非用特殊的机器拍摄,否则根本看不到,这个时候,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当然我们也不会逆流而上,我们会谨慎操作,给节目做两种方案,就是2D加3D,这样应该会更保险一点儿。
问:中国现在增加了不少纪录片频道,纪录片的生产也是前所未有高涨,但收视率相比之下似乎还是较低,你有何建议?
李美仪:还是包装吧。一个节目的包装和宣传还是非常重要的。你要让观众期待你的节目,内容是主要方面,要能够从内心深处感动人,吸引他一直坐在电视机前,这需要很细致的研究观众心理。有时候,节目内容再精彩,可是没有经过前期剧本的设计把握好节奏,观众也会失去耐心。
谈定位 从高校培养纪录片人才
问:你说国家地理频道对40岁左右的高学历男性更有吸引力,但这样的定位是否有曲高和寡之意?
李美仪:其实我们的观众年龄层跨越非常广,从老人到孩子都很爱我们的频道。我们发现40岁左右的男性观众对国家地理频道尤其热爱。我们现在也在扩展观众群,希望能够为女性和年轻朋友做一些节目,就像《绽放真台湾》中的《嘻哈台湾》,是以一个嘻哈舞龄超过15年的台湾六年级生带领着3个七年级生让台湾嘻哈走向国际的故事。他们突破家庭的反对和社会的不认同,坚持自我,最后甚至到洛杉矶与当地舞者比赛,在国际上崭露头角。我们做的这个节目就很受年轻观众欢迎。
问:对于大学生来说,能够有机会了解国际发展趋势,掌握拍摄技巧很有必要,但似乎阅历和经验是现阶段无法学到的。
李美仪:其实我们受邀参加这次高校讲座,一方面是进入高校培养基础人才,另一方面也是培养观众群,这都是密不可分的。现在是娱乐大众的时代,收看环保类电视节目需要有一个培育阶段,这更要从最基本的学生时代开始抓起。
问:有在中国开办纪录片专业院校和类似培养人才的计划吗?
李美仪:近几年,我们在亚洲做的一系列节目,就好像《缤纷中国》就办得非常好,我们与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中国广播电视节目交易中心合作这个纪录片选拔计划。这个计划面向全国电视台、制作机构和独立制片人等所有团体和个人,征集具有中国特色的纪录片选题和制作方案。在100多个作品中,只有两名幸运儿会与国家地理频道合作,我们会有专门的团队配合他们,还有十几万美元的支持。如果从前你直接去华盛顿总部投,每天来自全球有那么多提案,能够被选中的几率很小。
而《缤纷中国》是特别为中国量身定做的纪录片人才培育计划,将用国际视角对中国故事再次解读。而中国制作人才的作品通过我们的平台播出,也能得到更好的宣传。其实在亚洲,我们还在很多地区和国家有类似的合作,在中国台湾我们做了《绽放真台湾》,还有韩国以首尔为主题制作的《首尔之魂》,反响都是很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