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订单|我的收藏|我的商城|帮助中心|返回首页
虚拟现实新闻>应用>技术动态>技术应用

动作捕捉技术让机器人拳击手更像人

文章来源:科技生活 作者:Frank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29日 点击数: 字号:

说几句关于kinect的事,其最大优势在于可以扔掉手柄。它其实是Xbox360配套使用的一款摄像头,通过USB接口与游戏机相连。它能够发射红外线,从而对整个房间进行立体定位,摄像头借助红外线识别人体的运动。

Kinect最重要的功能是把人变成了遥控器,但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潜在贡献动作捕捉,不过很遗憾,目前好莱坞电影业还没有注意到微软公司,他们已经有了另一套可靠的动作捕捉设备。

在影片《铁甲钢拳》中,在亚当的语音识别系统损坏后,麦克斯把它调到影子模仿系统,亚当随着查理的动作而动时,像极了kinect游戏的升级换代,只不过这时已不是游戏,人们发现这个机器人好像不一般,很像他们自己,有一种不向命运低头的坚韧。

戏里戏外都是动作捕捉

和擎天柱不一样,亚当不是纯电脑动画产物,因为监制斯皮尔伯格表示,如果用电脑特技创作,演员就要对着空气表演。但当演员能真正面对言之有物的东西时,当他能触碰到它,与之眼神交流时,表演才能焕发光彩。

根据斯皮尔伯格的建议,摄制组建造了四台机器人,身高2.5~2.8米,体重500公斤,由专人控制,在电影里缔造出不少人机交流的精彩场面。正是它们,让人与机器人对戏的情节表现得非常真实。

不过,这些机器人可没法胜任那些激烈的打斗任务,那些天衣无缝的打斗,都是摄制组通过动作捕捉技术,将真实拳击手互搏的镜头记录下来,再转化成机器人的挥拳打斗。

与最近热映的其他几部好莱坞电影类似,《铁甲钢拳》的前期拍摄片场也会非常空旷,演员们需要穿着连体紧身衣“戏服”,而且四肢还要贴着带有颜色的布条,背景和道具都是假的,光看拍摄现场难以了解这里正在拍摄怎样的一部影片。

动作捕捉细节要求苛刻

对于动作捕捉技术,中国传媒大学动漫学院院长助理王雷老师为我们进行了解读。

早在40年前,迪士尼公司就想将这一技术运用到动画制作领域,让不完美的动画效果变得更加逼真和流畅一些。而现在,在影片拍摄现场,大多为光学式捕捉技术,演员的黑色紧身衣外、身体关键部位被贴上一种叫做“Marker”的特制发光点,视觉系统将识别和处理这些“Marker”,摄影机把表演者的连续动作图像序列保存下来后,再通过电脑进行后期处理。

听起来虽然简单,但“Marker”的识别、跟踪和空间坐标计算的工作量非常惊人,它们对表演场地的灯光效果、反射状况要求都挺“苛刻”,而且演员的动作稍不到位,后期处理就变得困难。谁还敢说电脑时代不需要演技,“花瓶”对“Marker”毫无吸引力。

动作捕捉技术出现得很早,但走进大众视线,还是最近这几年的事情,这一切都要感谢彼得·杰克逊,否则最近十年的好莱坞电影可能丧失了不少精彩。

技术不是制胜法宝

《铁甲钢拳影》主演之一休·杰克曼说,我们可以看到一起演出的机器人,并随着场景情境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这不是一部单纯的运动电影,最初吸引其加盟的原因,就是这个故事所传达出的情感观。

而事实也是如此,父子情的戏码让观众觉得舒服和妥帖,感情戏并未被炫目的机器人打斗抢去风头。而剧情中体现亚当越来越能读懂小主人心意的小细节设定,更是为影片的温情路线加上了重要砝码。

尽管电脑技术越来越超乎想象,但故事本身依然是影片成功的关键。王雷表示,动作、表情捕捉技术,都只是电影视觉革命的一种手段,剧本的内容、演员的表演仍是左右电影质量的重要因素。

就连这项技术的重要推动者彼得·杰克逊也在《丁丁历险记》拍摄结束后明确表示,他运用动作捕捉技术只是想证明用虚拟场景反映一个真实的世界究竟有多大难度,塑造丁丁这样的一个人物是否可行,而不是为了炫特技。他反对将这项技术作为吸引票房而制造的噱头。

好莱坞的技术巨头们

彼得·杰克逊

代表作品:《指环王》系列、《金刚》等

有人甚至认为,他带动了动作捕捉技术的崛起,指环王之后几乎每部特效片都忍不住踏上这条完美的捷径。另外,他和他的维塔工作室也依然在巩固领导地位。

罗伯特·赞米基斯

代表作品:《极地特快》、《贝奥武夫》等

《阿甘正传》中让阿甘和肯尼迪握手的特效处理让罗伯特·赞米基斯一度成为特效领域的领军人物,可惜他过分注重技术的纯粹性,却忽视了技术与情节的融合。

詹姆斯·卡梅隆

代表作品:《泰坦尼克号》 、《阿凡达》等

这位好莱坞第一技术狂人早在旷世催泪片《泰坦尼克号》里,就悄然运用了动作捕捉技术,而多年后他带着一部《阿凡达》卷土重来时,更是无人能抵挡其完美特效的魅力。

>>相关产品

  • 光学动作捕捉系统
  • 动作捕捉套装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