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视试水3D 行业标准成“盲点”
3D电视即三维电视,又称立体电视,是立体视觉技术在电视领域的应用,它与现行电视的主要区别是:现行电视只传送一个平面的信息,而3D电视利用人眼的立体视觉特性来产生立体图像。
在南非世界杯期间,国际足联借助索尼公司提供的转播器材和设备,实现了首届“3D世界杯”。中央电视台在国内试播3D信号,少数观众有幸率先尝鲜。
如果说历史上,足球曾得益于电视转播成为了全世界影响最大的体育项目,那么,南非世界杯则燃起了人们对3D电视美好未来的憧憬。
1至2年我国将出现3D频道
事实上,国际上很多广播电视机构都已经开始了3D电视频道的运营。
美国的Direct TV、ESPN等电视运营商在已有3D频道的基础上,南非世界杯期间又推出了新的3D频道。英国的Sky TV也于实现3D电视转播,并表示将3D转播2012年伦敦奥运会,届时全世界的观众有可能在家观看3D版的奥运会直播节目。在亚洲,日本、韩国都拥有了各自的3D频道;新加坡更是走在了前列,该国直播卫星传输、地面微波传输、有线传输以及IPTV等四种节目信号传输方式中都开通了3D电视节目。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杜百川认为,“我国的电视机构已经在技术上具备制作播出3D电视的条件”,他估计“未来最多1至2年,中国肯定会出现3D电视频道”。
中央电视台在世界杯期间向FIFA购买了部分比赛的3D信号转播权,原本打算在电影院线直播3D世界杯,但最终限于政策、技术、安全隐患等原因,只是在央视梅地亚新闻中心等地进行了内部试播。
央视体育频道总监江和平描述了观看3D世界杯后的感受,“整体来说信号质量没有问题,但由于3D转播还处在试验阶段,球场上只有8个机位,比赛回放和慢动作等画面不够丰富,画面整体的真实感不如高清电视信号,有点像动画片”。此外,他还指出了3D转播中的字幕问题,“感觉字幕与画面不是一个整体,像是贴在画面外”。
具体负责3D信号转播的中央电视台播出传送中心总控部陈力女士发现,对于静态3D画面效果较好,但对于运动画面的3D处理就会有一些问题,“比如运动员带球突然大角度传球时,就会使得画面模糊或立体感不强”。
深度开发尚待时日
尽管如此,据介绍,央视仍有计划在不久的未来播出3D电视节目。“但总体来说,国内3D电视还处在摸索阶段。”陈力说。
虽然3D电视在转播体育比赛时具有独特的优势,但江和平并不看好3D电视现阶段的商用开发前景。在他看来,3D电视在中国的发展普及,还需要类似世界杯、奥运会这样的重大体育赛事不断推动。
据了解,广州亚运会期间,电视观众只需要一台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音视频编解码国家标准的AVS高清机顶盒,戴上3D眼镜,再配上3D电视机,就可以足不出户,观看广州亚运会的各项赛事。
世博会期间,上海文广互动电视就曾进行了3D电视拍摄制作的尝试。“他们拍摄得相当艰苦。”陈力介绍说,“3D拍摄过程相当复杂,有时为了一个机位上的两个机器能够实现同步拍摄,往往要进行半个多小时的机器调试,比较复杂的摄像技术和编辑手段也无法实施。”
对此,杜百川也认为要实现3D电视播出确实存在设备更新、人才培养等一系列问题。
行业标准成“盲点”
在陈力看来,除了3D节目制作难度较大以外,限制3D电视发展的另一个因素是行业标准不统一。
据了解,在世界范围内仅3D显示技术就至少有22种不同的方法,糟糕的是,并没有研究显示哪一种技术明显优于其它技术。
多种3D电视技术混杂的现状为3D电视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困难。“不光3D显示技术,就连看3D电视的眼镜现在就有好多种。目前3D电视的国际和国内标准都没有确立。”陈力说。
不过,杜百川对于现阶段的3D标准问题有着自己的看法,“没有统一标准照样可以做3D,立体成像技术的原理已经发展100年了,技术标准不统一并不妨碍3D电视的早期发展”。
从国外现有的发展情况看,很多电视机制作企业和电视节目生产企业都已经开始摸索标准的确立。从长远来看,统一完善的行业标准确实有利于促进整个3D电视产业链的形成及协调发展。
此外,据业内人士分析,有效消费需求不足、用户认知程度低、3D节目内容短缺亦是限制3D电视在国内普及的重要原因。索尼中国家用显示产品科经理高明表示,“3D电视商用内容相对缺乏,3D市场的培育和发展有待产业链各方的共同努力”。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