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期待标准 健康问题刻不容缓
8月26日,第二届中国3D消费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3D标准、产业链建设及3D健康等成为热点关注议题。
3D电视亟需标准出台
最近一年,3D电视的增长速度惊人。DisplaySearch的数据显示,2010年3D电视全球出货量达到320万台,预计2013年将超过2700万台。据韩国Displaybank发布的数据,2011年3D电视的全球市场规模将达28.16亿美元。3D电视的火爆也带动了消费电子领域朝3D方向发展,如3D投影、3D笔记本电脑、3D平板电脑及3D手机。但整体来看,目前3D内容、相关技术和标准等尚未完全成熟,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标准体系架构,产业发展仍处于初期阶段。
因此,通过制定标准引领产业发展,进而占领制高点成为很多国家的战略选择,同时也有利于规范市场。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均制定了各自的3D产业综合技术路线图。例如,日本产经省在2010年已决定制定3D相关标准,并准备在全球普及,从而保持在国际竞争中的足够话语权。
中国工信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所电子设备与系统研究中心主任张素兵在演讲中透露,中国自主制定的3D标准即将出台,目前内容已基本成型,计划年内完稿。长虹、松下等所有彩电企业都参加了制定工作。标准将对各类3D电视进行全方位的检测和评价,包括3D图像的真实感、清晰度、亮度差、左右眼的干扰、3D色度均衡性等。
康佳多媒体营销事业部市场部副总经理廖黎明表示,目前不同品牌的电视要用不同的3D眼镜,这是3D普及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
中国3D产业研究院首席分析师白世明认为,3D电视销售不理想的原因并不是产品质量不好或宣传不到位,而是产业链建设失衡的结果。终端显示发展快,而内容制作、编解码、内容存储和传输的发展相对滞后。
健康是影响3D电视普及的重要因素
中国立体视像产业联盟(C3D)的调查数据表明,73.7%的中国消费者未来3年内有购买3D产品意向。该联盟3D产业研究院的数据还显示,虽然消费者对3D产品的认知度和渗透率在逐步提升,但是2011年以来速度开始减缓(见图1)。消费者在选择3D设备时,最看重的三个因素依次为产品质量、性价比和健康标准。消费者对3D健康的关注度从2010年8月的30.7%提高到2011年8月的57.4%,对3D健康知识的掌握度由2010年的35.3%提升到2011年的70.8%(见图2)。
消费者对3D产品的认知度和渗透率
消费者对3D健康因素的关注度变化
C3D常务理事、中科院北京大恒医疗设备公司总工程师邱学军透露,中国正在进行“立体显示产品的舒适度与健康评价研究”,即将正式推出第一版3D健康标准阶段研究成果。消除3D电视对人体的健康隐患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标准化规范。第一,3D内容的拍摄和制作,这也是影响3D观看舒适性的最主要因素;第二,观看3D的环境、位置、角度、距离等;第三,3D显示产品本身、3D眼镜的质量及3D摄像机技术。
在本届论坛上,裸眼3D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超多维(SuperD)展出了裸眼3D笔记本电脑。该电脑基于第一代裸眼3D图形图像显示芯片SPD2900GS,支持全高清分辨率格式,可对不同格式的3D内容进行动态调整,还可实现2D/3D共融,观看图像及视频时以3D形式展现,而观看文字时则以2D形式展现。东芝裸眼3D笔记本电脑也采用了超多维的3D图形图像芯片。该公司市场企划宣传经理陈先生表示,未来还将重点开发3D网络视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