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技术未来新走向 裸眼3D拔头筹
2009年4月,美国PureDepth公司宣布研发出改进后的裸眼3D技术——MLD(multi-layerDisplay多层显示),这种技术能够通过一定间隔重叠的两块液晶面板,实现在不使用专用眼镜的情况下,观看文字及图画时所呈现3D影像的效果。与以往采用柱状透镜技术的裸眼3D显示器相比,MLD技术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一、观看3D影像时,用户不会产生眩晕、头疼及眼睛疲劳等副作用;
二、3D显示时,屏幕的分辨率不会降低;
三、可组合显示文字等二维影像和3D影像;
四、对观看3D影像的视野及角度没有太大的限制,通俗点说就是可视角度够大。据悉,采用MLD技术的显示设备已经在美国拉斯维加斯的部分娱乐场所得到了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还原世界的本质,是人类永远的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说,3D的普及是一个大趋势。但这个普及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发展过程。就目前情况而言,双目立体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和接受,虽然有“闪和不闪”技术之争、戴眼镜的不方便、播放内容缺乏等因素,3D电视在家庭的占有率还是在稳步增长的。随着立体拍摄技术的提高,片源库的积累,制约3D普及的瓶颈问题正在被慢慢化解。裸眼3D的发展道路同样要经过渐进的过程,一项新技术从被人了解到接受,需要市场的培育并检验。
随着技术的提升,曾被公认为是3D普及瓶颈的3D眼镜已不再是最大的影响,但如今3D能不能有日常化的“潜质”,专业人士提出内容制作是关键,立体显示专家、天禄光电常务副总吴仲麟认为,3D的发展会遵循“2D--双目3D--裸眼3D--真3D”的过程。由于裸眼3D液晶屏前有光栅的阻挡,获得的图像分辨率下降,导致文字等一些信息“看不清楚”,而动态图像对分辨率的要求不高,因此目前裸眼立体显示器应用局限于商业领域,还无法进入家庭普及,作为娱乐终端使用。同样,内容制作也是普及应用的拦路虎之一。天禄光电作为业界的领军企业,普及裸眼立体、造福消费者必定责无旁贷。吴总透露目前天禄光电的研发团队一方面是改进硬件以获得更清晰的图像,另一方面是把内容制作软件做成“傻瓜化”,并考虑在条件具备时,向专业制作团队开放软件,使内容制作不再成为普及裸眼3D的障碍,真正的实现。
眼镜是最致命弱点
电影画面暗淡可能只是为3D电影减分,必须戴眼镜则是3D电影最致命的弱点。《阿凡达》热映同时也出现“晕3菜”这个网络热词,佩戴3D眼镜使观众出现的头晕现象并不是个案。虽然目前已经出现所谓“裸眼”3D技术,但目前还看不到大规模商用的迹象,未来几年上映的3D电影,观众要想体验到3D效果,眼镜仍然需要佩戴。
要得到3D效果,立体观看的方式有很多种,一般有时分式、互补色、偏振光、全息式等,但无论哪一种,以目前的技术水平,都需要用到对应的3D眼镜才能看到立体效果。3D眼镜也一直在演变,从以前厚重镜框到现在的轻便塑料或是硅胶套,佩戴舒适度应该说比以前要好了许多,但是要看3D电影,这副眼镜目前仍无法取掉。
据悉,3D电影可以让长时间焦距固定在某个距离的眼睛得到锻炼,但如果超过5分钟,就会造成眼部疲劳。这和看电脑看多了是一个道理,而由于3D电影比普通的2D电影更刺激眼睛,一些人的不适感便会加重,比如可能出现头晕、恶心等不适症状,这是“晕3菜”的由来。而为了保护儿童,意大利甚至禁止6岁以下的儿童观看3D电影。
我们相信,无论3D的普及有多大的困难,裸眼立体显示技术部分替代双目立体技术毕竟是大势所趋。
“裸眼”3D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目前来看,裸眼3D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各大操作系统都已经意识到了3D显示在未来的重要性。此前惠普个人系统集团执行副总裁ToddBradley透露,他们发现WebOS是第二大3D游戏平台;